论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中的东方主义色彩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拉德(1857一1924),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同凡响的奇才。他善于描写东方的异域风情,精于情景创设。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纯熟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心理刻划,使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原始与文明的对立、陆地与海洋的冲突在康拉德作品中表现得最为鲜明。《黑暗的中心》是康拉德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黑暗的中心》的故事情节简单,故事的叙述者和主角马洛(Marlow),沿着刚果河,向着反复耳闻但未曾谋面的目标一库尔兹(KurtZ)前进。小说主要描述了沿刚果河逆流而上的过程中,马洛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借马洛的口述,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原始、蛮荒、贫穷的非洲形象。 对康拉德大加赞赏的批评家一般不会把康拉德的《黑暗的中心》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等相联系,绝大部分相关的批评与研究是关于康拉德小说的独特结构、叙事策略、主题分析、人物心理分析等。而对这部小说中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思想的质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审视原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关系,人们开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该小说,因而,康拉德一时成为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少有的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西方作家,而与此同时,有人也指责他是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者、殖民主义者。通过细读其作品《黑暗的中心》,查阅大量资料,并以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对其分析发现,我们既不能赞扬康拉德是反殖民主义者,也同样不可丑化其为血腥的种族主义者,而应该把对他的批判归结为西方历史与文化中浓厚的东方主义思潮。本篇论文主要以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一东方主义理论为依据,对小说《黑暗的中心》中的东方主义色彩进行了揭露、分析,并以文本为基础同时结合现实,指出了小说中东方主义的本质、危害性以及它的时代警示作用。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康拉德生平、其文学成就,以及小说《黑暗的中心》的故事梗概、相关文献回顾等。在介绍过程中同时也简单说明了选题原因、论文关注的重点以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理论、萨义德及其提出的东方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说明,并对相关的一些理论术语作了概括和界定。东方主义事实上是欧洲西方文化侵略的产物,是一种虚构的、不真实的、强加于东方的一种思想意识,是西方对东方所持有的一种敌视的、污蔑性偏见,这种污蔑性、虚假性、反人类性的东方主义有着很深的文化根源,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文本分析和现实思考两方面对东方主义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首先从小说文本出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东方主义思想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首先,小说把非洲描绘成文明欧洲的对立面、陪衬物,给非洲强加了一种他者的“形象”。虽然非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虽然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灿烂的文化,然而非洲在西方人的眼中只能是野蛮、愚昧、落后、贫穷、疾病、犯罪的代名词。其次,作者在《黑暗的中心》中对非洲的原始土著居民作了贬低性、近乎污蔑性的描述,反映了在东方主义思想的驱使下,西方白人对非洲黑人的歧视。比如,把非洲黑人描写成野蛮的、食人的、丑陋的、没有语言能力的、非人化的动物,与欧洲文明的白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小说的主人公兼叙述者马洛对黑人和白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更反应了他所代表的东方主义思想。小说的主人公从小梦想去非洲,当他到达刚果后,对当地人的苦难没有表现出同情与救助情感,而是极力表现他们这种生活方式如何之不文明。 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延伸与扩展,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走出虚构的文本,面向真实的现实生活,进一步对康拉德的思想、东方主义本质及其现实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警示。 首先,综观康拉德刚果之行与《黑暗的中心》,以及他相关的几部作品,足以证明康拉德怀有浓厚的东方主义观念。他对非洲及非洲人,乃至整个东方世界怀有偏见,用“歪曲的眼光和庸俗的神秘感来看非洲”。其次,东方主义是所有西方文化中由来己久、根深蒂固的观念。小说中反映出来的东方主义不仅只是针对非洲,而是面对整个非西方世界而言的。比如,很多涉及东方的西方小说、戏剧、电影等文艺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东方主义的烙印。另外,东方主义根深蒂固,贻害无穷,严重阻碍着东西方间的平等交流。目前,东方世界又一次要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即文化帝国主义,这说明东方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存在,过去东西方的对立与斗争在新的时代仍将继续。 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康拉德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读者遍及全世界。他在作品中对非洲虚假地、想象性地、带有偏见性地描写会给他的读者造成怎样的误解,怎么会让第一世界的人民不对第三世界产生一种错误观点,从而加大东西方间的误解与敌视。因而,论文最后文提出,在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具有批判分析的眼光,不应被文字所传达出的西方强大、美丽、平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布规律和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方法:对1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类,参照国家标准归纳证候,并观察患者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是为人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市场经济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信用经济。商业银行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样需要遵循诚实守信的经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中药创愈膏对于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探讨用锐性不完全切割的方法建立损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理,对组织学病理改变及修复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