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做大产量追求规模效益,指的是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价值大于投入增加价值的情况。规模效益产生的实质原因是,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单位产品所需的生产成本降低。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无节制的做大产量,忽视环保的匹配问题,就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被关停。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炼轧厂是一条集“电炉-精炼炉-方坯连铸-棒材连轧”的四位一体的短流程工艺线,主要生产直径12mm-40mm的棒材。在2001-2005年,因公司铁水产量小,废钢质量差,电耗高等原因,导致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直接威胁电炉钢的生存,在05年6月被迫停产整顿。在整顿期间,炼轧厂进行了聚合射流氧(Cojet)的改造、除尘系统的改造等,把原有30%铁水+70%废钢(生铁)的炉料结构的电炉工艺改变为85%以上铁水+15%废钢(生铁)以下的炉料结构的电转炉工艺。随着韶钢8#高炉投产,铁水的产量大幅度提升,随着炉况的稳定,铁水成本也趋于稳定,但外部市场废钢的质量和价格波动则较大。因此,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效益,炼轧厂将入炉的铁水比例提升到96%以上,使用碎中灰石代替石灰进行降温调节。随着炼轧厂炼钢产量的不断提升,在加入铁水、加入中灰石降温以及出钢过程中都会出现瞬时的粉尘上扬,现有两套除尘设备的除尘能力已不能满足上述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会造成现场环境以及外排烟气的粉尘超标,产能和环保匹配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炼轧厂发展的又一难题。本文撰写资料主要参照国际国内电转炉的产量设计、环保设备以及环保匹配的相关信息;数据来源取自本厂对电炉设计产量,技术改造后产量的提升,产能潜力,环保设备的设计能力,与产能的匹配性以及其他的一些技术手段的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对可行性进行模拟分析,提出操作性建议以及实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