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文艺思想,虽在该书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却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分三部分展开论述:一、道的本体;二、艺术表现论;三、艺术鉴赏论。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其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淮南子》以道家为主,援儒入道。《淮南子》之道与艺术相通,具体表现为“自由”与“心和”。“精神的绝对自由”既是道的最高境界的体现,又是艺术本质所在;“自得”而来的“心和”既是得道的方式,又是乐的本质。《淮南子》道论中大量有关“内”、“外”的论述,还影响到其文质观与形神论。文章第二部分揭示了《淮南子》对于中国文艺理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形成所作的贡献。《淮南子》充分认识到“心”的能动作用,并把它用来分析音乐艺术,其“心感外物”说、“愤中形外”论以及对真为情髓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艺术表现理论。《淮南子》艺术鉴赏论则以“心有所载”为核心,全面分析了艺术接受中创作主体、艺术作品以及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淮南子》一方面尤为细致地分析了接受主体的复杂性,一方面坚持美的可认识性,主张“中心有主”,呼吁艺术鉴赏中的真知灼见,表达了对“世有知音者”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