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FT)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围绕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代谢相关指标分析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是否对代谢系统有影响,为NAFLD肝纤维化进展继发代谢系统疾病提供早期预警。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经B超确诊的NAFLD患者共327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中医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舌脉)、BMI、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资料。同时行FibroTouch检测患者LSM值及FAP值(脂肪衰减参数),分析LSM值与年龄、性别、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将纳入的327例研究对象采用双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代谢因素指标与LSM值的相关性;分别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无肝纤维组与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著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统计NAFLD患者5种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相关性;并对代谢疾病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国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据LS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发现CHOL、TG、HDL、GLU、BMI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CHOL、GLU与LSM值呈正相关(r>0);HDL、TG与LSM值呈负相关(r<0)。2、根据LS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轻微纤维化组与显著肝纤维化组;在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中,BMI、GLU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系数分别为1.136、1.531;在轻微纤维化组与显著肝纤维化组中,TG、BMI、GLU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系数为1.257、2.23、1.189;BMI、GLU与LSM值有显著相关性。3、327例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肝郁脾虚证(36.09%),痰湿困脾证(29.05%),湿热中阻证(17.43%%),气滞血瘀证(11.62%),脾肾阳虚证(5.81%)。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均以肝郁脾虚证患者为主。4、根据NAFLD不同中医证型分为5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组、痰湿困脾证组、湿热中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脾肾阳虚证组,5组不同证型患者的L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脾肾阳虚证患者的LSM值最高;5组不同证型患者的F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327例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进行频数统计,选择代谢系统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为主,以频率>10%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最常见的中医症状为神疲乏力、胃脘痞闷、腹部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结论:1、BMI、GLU与NAFLD的LSM值关系密切,NAFLD肝纤维化进展对BMI、GLU有一定影响;控制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对于改善机体肥胖、糖类代谢异常有积极的意义。2、NAFLD不同中医证型间的LSM值存在差异,脾肾阳虚证患者的LSM值最高,LSM值可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3、NAFLD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其次依次为痰湿困脾证、湿热中阻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NAFLD患者最常见的代谢相关临床症状为神疲乏力、胃脘痞闷、腹部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以及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为中西医治疗方案及改善吞咽功能提供临床研究支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70例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均在常规吞咽康复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以28天为治疗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目的:通过五苓散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例临床观察,探讨中药内外合治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和诊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降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配合抗生素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加味联合中
目的:观察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β-内啡肽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饲养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推拿组均采用睡眠剥夺水箱进行每天不足6小时睡眠的睡眠剥夺,正常饲养组于每天同一时间放入模拟水环境水箱内,推拿组予以手法干预,连续14天
目的:通过对比小柴胡汤加减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客观评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各治疗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主要症状、尼平生活
目的:本项目通过动物实验,完善补气通窍方对大鼠鼻粘膜病理损伤和炎症应激的效应机制;通过加用通路阻滞剂(H89和PDTC),研究补气通窍方通过调控c AMP-PKA-CREB与NF-κB通路间的串联交流影响下游黏蛋白(MUC5a、MUC5b)表达的作用机制;根据补气通窍方干预变应性鼻炎黏蛋白的表达分子机制,补充补气通窍方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依据,为推广补气通窍方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补中桂枝汤加减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记录并将其临床疗效评分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为临床骨科临床医师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于2020年02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就诊于广西骨伤医院骨伤科门诊部的患者,符合西医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炎,中医诊断为膝痹病,辨证为肝肾亏虚证的患者72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本课题以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而评判其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拓展新思路。方法:选取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创伤骨科与手外科收入住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
目的:运用导师李成林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自拟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安全性相关指标,评价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宫颈癌患者积极度、病耻感与焦虑抑郁现状,分析患者积极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积极度、病耻感与焦虑抑郁三者间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其中的作用路径和中介效应,为今后在改善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病耻感,提高患者积极度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属横断面调查类研究,严格按照纳排及诊断标准选取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
目的:本研究运用朱琏抑制II型针法和常规西药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耳鸣响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等各项评定指标,检验朱琏抑制Ⅱ型针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作用程度并探究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提供更多思路。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选取听会、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