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变化调控自组装结构及形成机理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talez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晰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是晶体、超分子等材料的设计与开发的关键。对于分子晶体来说,不仅需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有透彻的理解,而且还需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特定性能的组装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从分子及原子层面表征分子自组装结构的强有力手段。为此,本文通过改变分子结构、侧链长度和官能团,探究分子结构变化对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分子的组装堆积结构的影响。结合不同的量化分析及理论计算揭示分子结构设计在调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侧链长度的双取代蒽醌衍生物(A-OCn,n=3–18)。随着链长的增长,晶体制备越来越困难,但分子更易在HOPG基底形成稳定的二维自组装结构。我们利用XRD和STM分别探究了短碳链的A-OCn(n=1,3–6)分子的三维晶体结构和长碳链A-OCn(n=7–18)分子的二维自组装结构。晶体结构分析发现,仅在A-OC3晶体结构中观察到烷氧基的氧参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且为该晶体结构中最强的氢键作用。此现象表明侧链长度不仅影响氢键的强度,而且决定氢键的成键位点。从二维自组装结果发现,自组装结构随侧链长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奇偶效应。(2)通过DSC进一步分析碳链长度对物质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链长度增加分子熔点先交替降低,在A-OC8时熔点最低,然后熔点缓慢交替上升。基于分子的三维堆积结构,通过可视化方法Hirshfled surface、能量框架分析,同时采用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解的量化方式分析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能的变化,发现分子间氢键的减弱是熔点降低的主要原因。基于分子的二维自组装结构、堆积密度和熔点的变化可知,熔点缓慢上升的原因是侧链的增长增强了烷基链之间的范德华力从而稳定了分子的堆积结构。即熔点的缓慢上升是由范德华力增强主导的。(3)二噻并[2,3-d:2’,3’-d’]苯并[1,2-b:4,5-b’]二噻吩(DTBDT)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聚合物给体基元,其结构的修饰对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PCE)的增强至关重要。DTBDT上引入卤原子可以改善分子的排列有序性,提高结晶度,最终获得高的PCE性能。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可导致结晶度的差异,但聚合物的堆积结构难以确定。因此,我们设计了小分子H-DTBDT和Br-DTBDT。利用STM技术发现两种分子的自组装结构有序度有明显的差异。密度泛函理论和电子密度的拓扑分析证实了分子间Br···S卤键的形成是导致Br-DTBDT具有高度有序自组装结构的主要原因。本工作阐明了溴原子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对高性能有机半导体和超分子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开发并推广了一个基于六流球谐函数展开累加法的短波辐射传输模型(δ-6SDA),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遥感正演模拟的快速辐射传输模式。δ-6SDA不仅可以计算辐射通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常规油气产量增长缓慢、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的页岩油气已成为石油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古近系沙一下亚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场域,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城市社区中出现了许多外来人口,他们也是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主体,但是在现实生活却常常被排斥在社区治理体系之外,参与社区治理的状况很不理想,严重阻碍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促进外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层赋存条件复杂,随着科技发展,开采条件简单的煤层日益减少,目前的开采对象多为开采条件较复杂的煤层,其中有较大部分为近距离煤层开采。近距离煤层多采用下行开采,此开采方式一般把上部煤层的底板作为下部煤层回采时的顶板,这样上部煤层回采后会对下部煤层的围岩状态产生极大影响。受两层煤的层间岩层距离和煤层倾角的影响,上部煤层开采后其底板强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且上部工作面遗留煤柱会在下部煤
冰云主要是由不同类型的冰晶组成。云中冰晶粒子的不同形状会极大地影响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而粒子的单散射特性在云遥感和地球大气辐射收支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技术和多学科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不断改进,生存率的提高仍不令人满意,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
南北地震带位于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华南块体、滇缅块体的交汇区,分隔中国大陆的东部与西部,区域内部发育多条大型断裂,强震频发。本文研究区域为南北地震带北段(海原断
在寒冷地区,由于气候原因,项目建成后混凝土常期处于冻融环境中,使得混凝土的寿命以及安全性大大降低。近年来,在混凝土中加入相变材料,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利用微胶囊相变材料(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m PCMs)等质量代替砂,制备m PCMs掺量分别为0%、5%、7.5%、10%、15%、17.5%、20%的m PCM
背景:脑卒中后常发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 TBS)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的一种特殊范式,能以较短的干预时间和较低的刺激强度明显提高皮质兴奋性,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因其标准化的可重复性和可行性,被广泛用于临床和科研中。曲池、合谷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作为一种新型大地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精度高、范围广、全天候监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