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29名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治疗和观察,对比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FF/VI,200/250ug)每日一次、晚上给药和丙酸氟替卡松(FP,500ug)每日两次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象及研究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29例,符合GINA2009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经筛选随机入组的患者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方案分别如下:(1)实验组:采用新型干粉吸入装置(NDPI)给予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FF/VI,200/250ug)日一次晚上给药,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100ug/吸)SOS吸入;(2)对照组:采用DISKUS给予丙酸氟替卡松(FP,500ug)日两次给药,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100ug/吸)SOS吸入。上述所有药物及吸入装置等均由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该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为FEV1和PEF较基础值的变化,而安全性指标为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口腔念珠菌感染、哮喘急性加重等)的发生率。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FEV1为实验组1.76±0.34L,对照组2.06±0.56L(P>0.05);FEV1%为实验组68.03±11.64%,对照组68.79±11.70%(P>0.05);PEFam为实验组248.74±74.25L/min,对照组289.08±99.19(P>0.05);PEFpm为实验组258.18±70.87L/min,对照组286.95±101.47(P>0.05)。在接受12周治疗后,各项疗效指标都有所改善,FEV1上升至实验组2.03±0.55L(P>0.05),对照组2.38±0.58L(P>0.05);FEV1%上升至实验组77.56±17.65%(P<0.05),对照组79.19±12.77%(P<0.05);PEFam上升至实验组316.44±17.65L(P>0.05),对照组313.14±103.28L(P>0.05);PEFpm上升至实验组323.27±65.52L(P<0.05),对照组311.54±9.49L(P>0.05)。另外,两组的安全性均较好,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均可有效的改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者疗效无显著差异; 2、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时,患者对两种药物均能良好的耐受,且安全性较好; 3、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相比,其优势在于:ICS用量明显低于丙酸氟替卡松,仅为丙酸氟替卡松剂量的1/5,这将大大降低ICS相关的副作用;该药为日一次给药,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