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混凝土力学及冻融损伤性能的细观数值仿真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堆石混凝土是一种结合了自密实混凝土和预填堆石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温控措施简单、经济成本低及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未来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工程实践表明,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是影响堆石混凝土广泛应用的两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受到试件制作及缩尺效应等试验条件的制约,采用传统物理试验方法进行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研究还存在资源消耗大、难以进行真实尺寸试件试验研究等问题与不足。为此,本文首先利用Python自主编制程序,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堆石混凝土的随机骨料模型;然后,运用ABAQUS软件针对堆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堆石率及各相材料参数(堆石、自密实混凝土及界面过渡区)对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针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特性进行了模拟冻融循环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堆石混凝土冻融损伤性能的数值仿真试验研究,揭示了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堆石混凝土在不同堆石率下的破坏过程是相似的:从界面过渡区开始出现损伤,损伤沿着堆石表面发展萌生出微裂纹,微裂纹随着荷载的增加逐渐扩展、汇聚,直至贯通试件导致其破坏。(2)堆石对于堆石混凝土内部微裂纹萌生、汇聚和扩展的过程有较大影响,对微裂纹的扩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使得堆石率较高的堆石混凝土表现出了较高的抗压强度。(3)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可有效提高堆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堆石弹性模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大堆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但对其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堆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对其弹性模量几乎没有影响。(4)自密实混凝土和堆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线性降低的规律,且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的幅度均小于自密实混凝土降低的幅度,说明堆石混凝土表现出了更好的抗冻耐久性。本文运用ABAQUS软件针对堆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冻融损伤性能分别进行了细观数值仿真试验研究,对堆石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中CFD模块中的非等温模块对长方体机箱中电子元件散热进行数值分析,通过耦合层流和传热模块进行仿真分析,电子元件作为恒定热源,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仿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红锥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
二十多年来,磁测找油方法作为非地震油气物探方法中的一种,在陕北油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研究工作.为了系统归纳磁测找油方法研究进展及探讨其在陕北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效果,本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余年里,我国铆足干劲谋求经济增长,并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果。在前三十多年中,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大于10%;而在近十年,经济增长速率尽管有所放缓,并且受到了
房地产业对促进我国社会繁荣发展、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房地产项目开发难度的增大,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风险也呈现递增趋势。当前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单节段胸腰段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SOVCF)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