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尽管英语写作教学在不同水平上都强调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对二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好英语写作仍然很困难。近年来,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绝大多数这些研究都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下进行的,且主要集中在对说明文的研究上,而对议论文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在本研究中,结合卡普兰的对比修辞理论以及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笔者将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的语篇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工具是80篇英语议论文以及一个访谈。英语作文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0名大一学生和40名大三学生。在对论文做一个大体的统计分析后,笔者从两个水平组分别抽取共3名同学参与访谈。数据分析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仔细统计以及对比分析之后得出本次研究的结果。结合访谈中获取的信息,笔者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的讨论与分析。通过定量以及定性的分析,本研究发现:高低水平组在语篇特征的如下方面存在差异:文章主旨句的完整性,段落主题句的位置,文尾主旨重复,指示照应,逻辑连接,词汇衔接。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笔者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三点启示:首先,在写作前向学生介绍对比修辞理论,介绍中英思维文化差异对学生作文思维的影响;其次,教会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加强实际的写作训练;最后加强衔接理论的学习和使用,强调语篇衔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