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阿尔金山的若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和田玉产地之一,显示良好的成矿及找矿远景。然而由于阿尔金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因此对该区和田玉的研究,特别是对和田玉矿床成因、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综合应用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对若羌地区和田玉矿床进行系统研究,补充该区和田玉矿床的研究空白。英格里克所产玉石带黄色调,以透闪石为主要矿物成分,次要矿物含量很少,显微结构以变晶结构为主。矿区出露的主要岩石为白云质大理岩和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是D-type类型。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投图结合地质特征表明和田玉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推测此矿床为岩浆热液交代白云石大理岩成因矿床。岩相学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和田玉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成岩阶段、成玉阶段和成玉后阶段。宝石级黄口料全岩化学成分分析显示Fe3+,Fe2+,Ti,Mn对黄口料致色有重要影响。从变异系数和谱学分析上看,Fe3+,Fe2+可能是黄口料呈色最重要因素。扶果岭矿区主要产出青玉和糖玉,主要矿物是透闪石,次要矿物包括透辉石和绿帘石,玉石以鳞片状变晶结构为主,此结构影响扶果岭和田玉结构的均一性。矿区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呈“M”型四分组效应,表明岩石经历了热液作用。花岗岩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演化过程,首先是壳幔物质在源区混合形成原始岩浆,随后这一壳幔混源岩浆经高程度分异演化,在岩石演化后期又经历了热液改造作用,并固结成岩。花岗岩属造山期花岗岩,为同碰撞产物,其形成时代应为早古生代,可能是奥陶纪敦煌陆块与阿尔金碰撞造山的响应。矿区出现的粉色脉岩推测是花岗岩蚀变而成。扶果岭花岗岩中的锆石为热液锆石。本文认为岩石热液锆石年龄能够被用来约束玉石形成年龄,理由如下:1)花岗岩与玉石在空间上密切相关,2)交代花岗岩的热液适合和田玉形成,3)热液锆石的形成温度与和田玉的形成温度契合度很高,4)热液锆石年龄不早于花岗岩的侵入年龄,测得的数据和理论数据没有悖论。因此推测该区和田玉形成年龄上限是471±16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