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的经典化历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和选择仍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则被奉为经典。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更多情况下是政治权力运作的结果。朦胧诗距今虽然只有三十余年,但它已然是当代文学史中的经典,这一方面得益于朦胧诗的诗歌内涵和艺术特征与时代语境的契合,另一方面,其经典地位的确立也是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作者、读者以及出版流传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叙述:引言部分,阐述经典以及经典化的概念。第一章,结合朦胧诗浮出地表的历时性叙述分析其是怎样从进入公众视野到成为话语对象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思潮的转变是前提,《今天》的传播策略和学界的论争是直接推动力。第二章,论述在打造朦胧诗经典品牌的过程中多重话语的互搏。其中民间力量的崛起,新老诗人群体的争夺、作者和读者的推动以及文学史的力量共同促成了朦胧诗经典地位的确立。第三章,讨论在朦胧诗退潮后学界对其“前史”的挖掘带来的朦胧诗谱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中所呈现出来的经典化的选择与遗漏现象。总之,本文旨在探讨朦胧诗的经典化过程,在对朦胧诗成为话语对象、被打造成经典品牌以及逐渐合法化进行历时性叙述的同时,分析在这一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切入点,更好地透视当代文学的诸多复杂现象,如文学观念的转变,文学审美的变迁,文学传播机制以及文学经典的生成逻辑等。
其他文献
尽管国家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农村健康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地区整体健康素质水平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形成规范化、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制度;健康教
古典诗文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本,无论在语言、内容、形式、精神情感等方面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协调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421个有效样本。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因子分析和
探讨了数控加工中心高效、高精度加工孔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孔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解决了如何使用数控加工中心高效率高精度加工孔的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
室内空气污染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讨论话题,其中甲醛超标问题亟待解决。甲醛超标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室内甲醛气体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居民住楼的甲醛问题,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研究领域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当下居民消费比较疲软的中国尤其如此。我国居民消费的滞后已经给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
煤矿冲击矿压、矿震等煤岩动力现象,与岩体的微震事件有着必然联系。介绍了微震法预测冲击矿压危险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我国冲击矿压微震监测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并对微震法需
山东省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防治综合示范区项目支持下,用一年多的时间,在辖区两个县级市进行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综合示范区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乙肝病毒易感人群Vn+TICV(新
我国中学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开展起来,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现代公民具备地理素养,增强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