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表达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了与他人建立联系,采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帮助个体把内在情绪体验转化为外在行为表现的一种能力。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和同一性确立的关键时期,大一年级又是大学生活的起点,在此阶段大一新生迫切需要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增加对自我的了解。情绪表达能力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沟通的质量和有效性,情绪表达能力的缺乏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交流互动,还会进一步影响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学校适应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大一新生情绪表达、生活事件和学校适应能力的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性的情绪表达心理辅导方案,通过团体辅导提高大一新生的情绪表达能力和学校适应能力。研究一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河北省高校中抽取700名全日制本科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数据为678份。研究二选择某学院两个班级45名同学进行干预实验,实验组、控制组和空白组同学各15名。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情绪表达团辅干预8次,控制组进行常规干预8次,其中不含情绪表达干预内容,空白组不进行干预。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大一新生的积极情绪表达、消极情绪表达、消极情绪抑制、消极情绪表达强度、情绪表达总分、学校适应中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一新生在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学校适应中的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学校适应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居住地差异;大一新生消极情绪表达强度、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丧失因子、生活事件总因子、学校适应各维度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独生与否差异。(2)大一新生的生活事件总分与情绪表达总分显著正相关;生活事件总分与学校适应总分显著负相关;积极情绪表达与学校适应各维度显著正相关;生活事件与学校适应水平之间的关系受到情绪表达水平的调节。(3)通过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大一新生的情绪表达水平和学校适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