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膜蛋白结构解析的核磁共振方法发展和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di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膜为细胞构筑一道物质自由出入的屏障,保证胞内各种生化反应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序运行。膜蛋白在胞内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因样品稳定性及研究方法的限制,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本论文主要目的就是发展优化膜蛋白样品制备和基于核磁共振的膜蛋白结构研究的方法。本文用两章分别对膜蛋白及核磁共振做简要描述。第一章中简要介绍膜蛋白的种类、功能以及结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核磁基本理论以及液体和固体核磁中常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一些方法,包括一些特殊的同位素标记技术。第三章中我们应用传统液体核磁共振和电子顺磁共振相结合的方法解析了一个结核分枝杆菌的“外膜蛋白”Rv0899的结构。之前的相关功能研究表明,Rv0899是一个外膜通道蛋白,从外界摄取诸如丝氨酸和葡萄糖一类的小分子水溶性营养物质,同时还对菌体适应外界酸性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通过对其去垢剂和水溶液中的三维结构研究显示Rv0899只是以一个跨膜螺旋锚定在外膜上的单体蛋白,不太可能是一个分子通道。通过核磁滴定和等温量热滴定方法发现Rv0899可与Zn2+有较强的结合,所以我们推测Rv0899可能对Zn2+摄入有一定辅助作用。第四章中发展基于交叉极化原理的高效CA-CO重耦方法并应用到全标记的蛋白样品中。膜蛋白质在样品中与去垢剂或磷脂结合后总体分子量增大,在溶液中的运动速度减慢,弛豫速率增大,液体核磁方法很难检测到信号。固体核磁一般直接研究固态样品,不存在此类问题。但固体核磁发展起步较晚,还需发展更好的硬件和更多适用于蛋白质研究的脉冲程序。基于交叉极化原理的高效CA-CO重耦方法传递效率在CO和CA原子感受到的有效磁场之和等于两倍样品转速时达到最大。经过优化,此方法使得CO和CA之间的传递效率超过30%,比之前常用的自旋扩散方法高出70%左右。我们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实验中,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用于蛋白质主链归属的二维和三维固体核磁谱。在第五章中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的去垢剂定量分析方法。大多数蛋白质结构研究过程中都需要对其进行纯化,去垢剂可模拟磷脂双分子层的双亲性环境,对膜蛋白维持功能和稳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此前一直没有快速有效的方法来对膜蛋白样品中的去垢剂进行定量分析。我们用气相色谱对去垢剂进行定量分析,并用此方法监测了膜蛋白浓缩过程中去垢剂的浓度,发现其损失的规律,找到一种简易的移除膜蛋白样品中多余去垢剂的方法。第六章中对膜蛋白结构研究的现状和核磁研究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方向进行简单分析。截止到目前,被解析的膜蛋白结构仅占所有解析的蛋白质结构的1.5%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因去垢剂导致的弛豫速率加快的问题,使得液体核磁共振不太适于膜蛋白结构的研究,而魔角旋转的固体核磁共振才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同时,很多膜蛋白正常功能的行使需要磷脂分子的协助,所以如何在磷脂双分子层或原位细胞膜环境中研究膜蛋白结构和功能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其他文献
中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的紧缺性,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本文结合福建省的自身特点对公众进行中水回用征询,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各种教学大纲的实施,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意识以及思维随着社会的发
鹅呼肠孤病毒病(goosereovirus,GRV)是由鹅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多个省份流行发生,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极大的危害了我国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农业生态问题和经济贫困的互动机理,明确了我国农村实施生态补偿的作用,提出了明确生态补偿主次、开展后续产业建设、努力争取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