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组合梁兼具混凝土和钢材的力学优势,其受力性能优异,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竞争力较强,具备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我国钢铁去产能的政策推动,钢-混组合梁桥的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其应用前景极为广泛。然而相关理论和试验研究还不够完善,且相关设计规范在承载力设计方面偏于保守。本文在组合梁弯剪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抗弯和抗剪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完成了8片简支钢-混组合梁的弯剪性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加载至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应变及荷载等数据,并对其极限荷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弯剪比较大的情况下,组合梁发生弯曲破坏,抗弯承载力基本不受剪力影响;随着弯剪比的减小,组合梁的破坏模式逐步转变为剪切破坏,其抗弯承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折减。(2)基于连续强度法,采用钢梁双线性强化材料模型,对组合梁截面进行了弹塑性分析,获得了考虑钢梁应变强化效应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数值求解程序,其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3)以塑性中性轴相对高度D_p/h为主要参数,对大量的组合梁截面尺寸组合的极限抗弯强度进行了数值分析,建立了基于塑性理论的简化计算公式,并与欧洲规范4及美国AASHTO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规范计算结果偏保守,本文简化公式计算准确度较高。此外,以钢梁应变强化水平和对抗弯承载力贡献程度为标准,确定了定量评判钢梁应变强化程度的计算公式。(4)采用ABAQUS通用软件建立了试验梁的有限元模型,并在与试验结果得到有效验证的基础上,对影响组合梁弯剪性能的弯剪比、翼缘板厚度、钢梁高厚比及钢梁应变强化效应等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和有限元计算结果,通过数据拟合获得了弯剪组合作用下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和承载力评价标准。其中抗剪公式计算简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承载力评价标准可有效确定弯剪组合作用下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特点,其结果合理考虑了安全度的需求,对工程设计适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