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盐碱环境下放线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极端微生物特别是嗜盐放线菌的分离、分类研究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放线菌分类学的研究现状,多相分类的研究方法以及当今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特别是免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本研究以我国宁夏典型盐碱地土样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对不同培养基的放线菌分离效果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分离到的菌株和本室保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殊,耐盐性和产特殊抑菌活性物质菌株的筛选,采用多相分类技术对筛选的放线菌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从表型、基因型及系统发育三个不同层次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最终确定。同时,利用免培养技术对盐碱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进行了尝试。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营养成分、盐离子类型和盐浓度培养基的设计,更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盐碱环境中放线菌的获得,并揭示宁夏典型盐碱土中放线菌数量和种类的分布规律。2依据形态特殊、高耐盐性和对农业生产中常见病原菌产生特殊抑制活性物质放线菌的筛选,获得了60株稀有菌株、耐18%NaCl菌株和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稀有放线菌33株,耐盐放线菌22株和产特殊抑菌活性物质放线菌5株),为稀有放线菌的发现及功能菌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出发菌株。3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等多相分类技术手段,从表型、基因型及系统发育三个不同层次最终确定了供试放线菌的分类地位。确定产特殊抑菌活性物质菌株02d01、13h06、14j18、43a04和56h02为链霉菌(Streptomyces),形态特殊菌株09j02为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耐盐菌株59h05为诺卡氏菌(Nocardia),其他形态特殊菌株和耐盐菌株均为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4构建供试菌株与拟诺卡氏菌属各种间的16SrDNA序列系统进化树表明:菌株09j03和47d01与已知种N.synnemataformans.Y13593系统发育关系最近,菌株04d01与N.synnemataformans.Y13593系统发育关系最近。菌株68d14与N.dassonvillei subsp. albirubida X97882系统发育关系最近。菌株20f03和22f02与N.exhalans.AY036000系统发育关系最近。菌株07j03与已知种N.halotolerans.AJ290448聚成一群,且形成一独立的深度分支,二者进化距离高达0.021,极可能给予新种的分类地位,菌株21f15与N.chromogenes.AY619715聚为一个小群,又与已知种N.halophila.AJ421018和N.baichengensis.AY619716所形成的一个小群之间聚为一个独立的大群,21f15与三者的进化距离分别为0.011、0.021、0.016,也极可能给予新种的分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