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辆局部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驾驶技术随着5G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的科技公司、整车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也都在加大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许多造车企业已经在投产的商用车上配置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甚至近期东风汽车、奥迪汽车等企业已经陆续开始配置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商用的主要应用场景还是高速公路场景,考虑到下一个最先被应用城市场景是城市快速路,本文围绕着城市快速路场景设计无人驾驶局部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首先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比了国内外的汽车企业、科技公司和高校研究院所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又详尽地分析了无人驾驶车辆在决策、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了各个算法的利弊,提出本文城市快速路场景下适合的算法。2)通过本文的试验车辆对无人驾驶的体系结构做了分析,提出了城市快速路场景下无人驾驶车辆将会面临的问题和无人驾驶车辆决策层的设计准则;本文提出使用有限状态机设计决策模块,并设计了局部路径目标规划器。3)提出改进后的RRT-Connect算法,在算法中增加了车辆形状约束,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在局部路径规划时的可通过性。针对规划后的路径不适合车辆行驶的问题,本文提出增加路径点剪枝处理和基于二次B样条曲线对路径点进行平滑处理,此外本文还针对车辆的动态规划做了改进。4)本文的跟踪控制器是基于模型预测算法来实现的,因此首先需要搭建预测模型。在建立完成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轮胎模型后,需要针对设计需求对模型进行线性简化;增加了动力学约束和目标函数设计,完成后的跟踪控制器能够精确的跟踪期望轨迹,满足城市快速路场景的设计需求。5)针对改进后的RRT算法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规划时间、迭代次数上都存在优势。本文通过Prescan和Simulink联合仿真器进行了仿真验证,发现MPC跟踪控制器在双移线工况和连续弯道工况下都有很好的跟踪效果,最后还验证了决策规划和动态避障。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间,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将造成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耐久性下降。其中,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最为不利的就是钢筋锈蚀。研究表明,两者能共同承担荷载的原因除了有着相似的温度膨胀系数以外,粘结力是两者共同工作的基础。而钢筋锈蚀会降低两者间的粘结性能,从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害。尽管目前针对粘结性能随锈蚀率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大多数都集中研究在静
地下隧道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员与物资的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隧道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应当具备较高水平的抵御外界各种作用的能力。然而目前对于隧道的能力计算与评估方法仍存在诸多缺陷,如基于地上结构的计算方法无法考虑土体与衬砌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直梁的计算方法无法考虑实际衬砌的几何特征等。此外,随着可靠度理论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为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随机性研究,设计人员更倾向于获取隧道能力
白酒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明代时,我国的白酒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后,白酒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各地兴起,更是促进了白酒行业的发展。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从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四大白酒中评选出17种名酒,55种优质酒;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再次评出芝麻香、兼香、凤香、豉香、特香五种香型的白酒。以上九种香型与其他香型成为中国白酒十大香型酒
期刊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石油的大量消耗和严重大气污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动车的普及成为大势所趋,电机将取代发动机成为汽车新的心脏。电机具有低速时扭矩恒定,高速时功率恒定的特性,但由于电机的转速远大于发动机转速,因此需设计合理的减速器,以保证汽车充足的驱动扭矩和较好的经济性。减速器的转速较传统变速器更高,所以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问题和齿轮磨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具有卓越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更是表现出超高的吸附性能,其中,尤以氧化镁的表现最为突出。然而在实际运用中,纳米级的氧化镁材料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的应用并不广泛。因纳米级的氧化镁材料合成工艺较复杂,且纳米级氧化镁材料对不同染料吸附性能差异较大。因此,对纳米级氧化镁材料的合成路线进行改进,并对纳米级氧化镁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吸附染料更
混合模拟方法结合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优势,能有效实现大比例甚至足尺结构的抗震试验,是一种经济有效且极具前景的抗震试验方法。针对界面边界条件缺失与数值模型参数误差两大问题,结合全局敏感性分析与均匀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型更新混合模拟方法,大量数值模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采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分别对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两类结构模型本构参数进行了重要性
人类资源的有限性让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了蕴含丰富资源的海洋,我国的发展也需要借助于海洋来进一步实现海洋强国战略。为提高勘探海洋的水下装备的效率和机动性,研究表明,由生物游动法衍生出的仿生推进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其中由鱼类游动衍生而来的仿生摆翼推进相比于传统螺旋桨推进方式有着突出的优势。因而研究仿生摆翼推进器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是对一种单自由度的自适应攻角摆翼的设计
螺栓球作为一种装配式节点,被广泛应用在空间结构领域,具有受力合理、安装快速等优点。但是由于测量误差、加工误差以及施工误差等因素影响,螺栓球节点安装过程中往往存在拧入不足等缺陷问题,为结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研究不同螺栓拧入程度下的螺栓球节点的受力性能及其对单层球面网壳的稳定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考虑了拧入不足对螺栓球节点拉弯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螺栓球和套筒之间的间隙模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幼小衔接是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过渡,其对于幼儿心智健康成长、达成幼儿高质量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元合作模式进行简单概述,分析多元主体在幼小衔接合作中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幼儿角度探讨幼小衔接中的多元合作模式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工程结构疲劳所引发结构断裂会造成难以预估的危害,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SHM)是避免循环载荷和结构恶化引起结构失效的有效手段。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平台与深潜器发展迅速,传统的结构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复杂海洋环境对海洋结构物健康监测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套能够适用于海洋环境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针对传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存在的噪声多、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