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四大农耕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真实载体,传承了中国传统农业记忆、传统生态智慧、民族文化结晶,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也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传统村落却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消失。如何保护与提升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要寻求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特征,优化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提升文化景观价值,走传承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提升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广西既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省区,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片区。目前,仅存较完好的传统村落约622个,已公布的国家级传统村落161个,以桂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居多,约占广西传统村落总数的50%,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景观资源丰富,同时还凝聚了多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本文以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保护与提升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为研究导向,首先陈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归纳了新型城镇化及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经验,并界定了本次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提升研究的范围,提出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路线。其次,将宏观分析与微观调查相结合,运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了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随时间与空间演变特征、沿主要道路与水系聚集的特征,以及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特征,归纳城镇化影响下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分异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第三,从微观尺度对桂北传统村落内部物质文化景观构成的空间形态、街巷格局、建筑形制等方面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的生产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方面进行景观特征分析,梳理了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生态保育价值。第四,将理论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前期挖掘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对文化景观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提升的影响,探讨了桂北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新型城镇化对桂北传统村落保护提升的要求,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提升的原则、路径及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