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为孩子们服务的建筑师而言,幼儿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幼儿园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之所以如此发问,是因为它是理解幼儿园空间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本论文的核心思想。我们需要新的幼儿园空间来满足当代幼教理论的新需求,从根本上讲,建筑师们需要对那些作为幼儿园建筑基础的幼教理论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且用其成果指导幼儿园建筑的设计,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讨论研究以下问题:幼教理论是如何产生及发展的?幼教理论如何与幼儿园建筑设计相结合?幼教理论介入幼儿园空间设计能为建筑师的实践带来什么样的新视角?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模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对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其中与幼儿园空间设计息息相关的是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瑞吉欧幼教理论中“空间是教育的第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调和深化了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幼儿园空间设计的紧密关系。它主要描述了幼儿园空间设计对提高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儿童通过各种感知和体验来认识他们所处的空间环境,从而来提高其空间认知能力。如何把儿童空间认知能力与幼儿园空间设计有效结合,为今后的幼儿园的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和一些设计策略,是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论文具体研究框架如下所示:首先对幼教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而得到瑞吉欧幼教理论的发展基础,并且指出当代幼儿园教育理念的重点已经从被动的教授知识转向对儿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瑞吉欧体系中“空间是教育的第三位老师”幼教理念的研究,明确了提高空间认知能力作为幼儿园空间设计的一条有效途径。然后对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指出提高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必要性,并且归纳出构成儿童空间认知过程的各种行为与意义。第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针对儿童空间认知过程中的行为需求提出认知性空间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界定与分类。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实践案例分析,对幼儿园的认知性空间和传统空间做一个对比,并且再思考,反思目前幼儿园空间的设计,发现那些被建筑师忽略及某些误解引发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得出认知性空间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对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做进一步的详细图析,得到一系列认知性空间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践项目,进一步证明其可实用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尝试把幼教理论与具体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案例结合起来,目的在于希望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建筑实践的裂痕,并能使其成为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和帮助建筑师更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