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伴随国内文化环境的开放与全球信息流通的便利,国内电影界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近十五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受到政策利好影响,产量大增,质量大幅提高。其在创作理念、叙事风格、拍摄手法、制作班底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多元化趋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的电影角色也更加多样化,其中诠释女性角色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备受导演们青睐,围绕少数民族女性讲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电影界对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既为这个边缘群体带来改变的机遇,也通过荧幕呈现了当前少数民族女性现实境遇的尴尬。本文选取新世纪27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5位少数民族女性受众作为研究对象,将电影文本分析和受众分析相结合。在女性主义框架之下,采用社会性别、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理论,探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与文化、女性与男性、女性与母亲身份的关系,并结合5位少数民族女性受众的访谈,探寻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真实性以及少数民族族群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承受着少数民族文化、男权社会的压力,女性角色呈现两极趋势。首先,在文化符号丰富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容易被少数民族文化遮蔽,成为“隐性缺席”的存在;其次,影片在处理少数民族男性与女性关系时,开始突破男权社会模式,女性突出重围;再次,母亲角色有了新发展,觉悟型的母亲角色突破了以往少数民族母亲的悲苦形象。上述女性主义视角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研究,将少数民族女性这一边缘群体纳入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范畴,为了探寻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的价值以及未来女性角色塑造的新方向,结合少数民族女性观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确认了观众眼中的“真实形象”与电影展现的“形象真实”之间的关系,认为电影很难还原真实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这种认知既来源于少数民族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又与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他者书写”现象普遍有关。通过分析发现,要想改变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个性缺乏等问题,必须拓宽少数民族女性发声平台,塑造更多贴近生活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发挥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媒介建构作用,实现少数民族女性形象传播效果。
其他文献
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卫士”肩负着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社会责任,其必须具备专业胜任能力。随着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不尽职行为的查处,注册会计师的专
<正>治本安全观顺应了监狱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做好新时期监狱工作的重要遵循。浙江认真贯彻落实张军部长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目标,在监狱
综述了双馈电机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论述了双馈电机的技术优势,指出与电力电子技术密切结合的双馈电机是一种优于传统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正>常言道:“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在学术论著的写作中具有两个绝然不同的解释:其一,是指将古今中外学术论著中的带有结论性的语句、段落一字不漏地抄引,
目的通过对项目地区结核病患者进行双重感染的健康教育促进,达到提高HIV感染者发现率的目的,对结核病人知晓率和HIV检测率进行效果评价,并明确影响结核病人中进行HIV检测的主
行政监督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具有全方位、全过程、专业性监督的优势,通过建立健全行政监督规制的各项机制,并将其与立法、司法规制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行政权力维护公民利
利用漫反射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技术,对一张道教人物画像的颜料进行原位无损鉴别,结果显示,画像主要使用了朱砂、巴黎绿、群青、雌黄、碳黑和铅白。为
喜剧小品的语言美体现在形、音、意三个方面,音美主要表现为韵律美和语调美,意美表现为幽默美,即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形美表现为无声语言(体态语)的美和有声语言的变化美、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