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铅矿氯离子强化硫化浮选试验及机理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ufs6756du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铅矿物是一种重要的铅资源,其中,白铅矿是氧化铅矿物的重要代表。随着铅消费的日益增长,硫化铅资源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铅需求,因此,为了缓解铅金属的供需矛盾,氧化铅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将成为补充铅矿物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硫化浮选法是处理氧化铅矿物常用且经济的一种生产工艺,而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目前,研究者们采用各种硫化技术对氧化铅矿物进行预处理,但受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仅表面硫化技术被投入工业生产中。然而,表面硫化技术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氧化铅矿物表面强化硫化成为解决该资源浮选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论文以白铅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白铅矿晶体和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计算,并通过热力学和溶液化学计算对白铅矿的溶解组分和溶液中铅离子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地讨论,为后续直接硫化浮选和氯离子强化硫化浮选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浮选试验、硫化钠溶液中硫组分的分布规律、表面吸附试验、动电位测定、XRD检测、SEM-EDS和XPS表面分析等方法对白铅矿硫化浮选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和硫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采用DFT计算了硫组分吸附对白铅矿表面电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从电子层面验证了白铅矿的硫化机制,为后续的氯离子强化硫化浮选提供对比依据;采用浮选试验、表面吸附试验、动电位测定、XRD、SEM-EDS和XPS表面分析以及DFT等方法考证了氯离子存在条件下白铅矿的浮选和硫化行为,并与直接硫化浮选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氯离子对白铅矿硫化浮选的促进作用;采用热力学和溶液化学计算、矿物表面溶解、动电位测定、XPS表面分析以及DFT等方法,从试验和电子层面深入阐释氯离子对白铅矿表面活性位点的增强效应,揭示其强化硫化的本质。白铅矿晶体和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白铅矿带隙较宽,电子传导能力较差;优化后的白铅矿Pb原子、C原子和O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分别为Pb5d106s1.876p0.85、C 2s0.902p2.43和O 2s1.832p4.82。白铅矿晶体中同时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C原子与O原子以共价键形式存在,而Pb原子与O原子之间偏向于离子键形式,且Pb-O键的键长明显大于C-O键,在矿物进行破碎时,易沿着Pb-O键结合力薄弱处发生断裂。与本征白铅矿相比,白铅矿(110)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其能带整体朝着低能方向移动,且对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有最大贡献的成分变为铅原子,并成为后续表面反应的活性位点。溶液中存在的组分对矿物的浮选行为有很大影响,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溶解组分在溶液中的分布受矿浆pH值影响较为明显。当pH<7.5时,溶液中的铅主要以游离的Pb2+形式存在;当7.5<pH<9.7时,Pb(OH)+成为溶液中的优势铅组分;当9.7<pH<11.2时,溶液中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Pb(OH)2;当11.2<pH<11.7时,溶液中的优势铅组分为Pb(OH)3-;当pH>11.7后,溶液中的优势铅组分为Pb(OH)2-4。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白铅矿的回收率随硫化钠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硫化后矿物表面测试和溶液检测结果显示,硫化钠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矿物表面硫化铅组分含量的增加,而矿浆溶液中残留的硫离子含量也变高,这表明过量硫化剂对白铅矿的抑制作用是由于矿浆溶液中残余的硫离子对硫化后矿物的影响;矿物表面经硫化处理后所生成的硫化铅组分并非以单一的硫化铅(PbS)形式存在,还包含二硫化铅(PbS2)和多硫化铅(PbSn),且二硫化物的S2-2和多硫化物的S2-n占总S的比例对硫化铅组分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硫组分在白铅矿表面吸附的DFT计算结果表明,HS-在白铅矿表面能够稳定吸附,吸附后,Pb原子和S原子间有一定的电子转移,同时,Pb 6p和S 3p轨道在费米能级附近有明显的重叠现象,即白铅矿表面的硫化作用主要是通过HS-中的S原子与矿物表面的Pb原子进行键合,从而形成硫化铅组分。氯离子的添加极大地促进了白铅矿的上浮率。在同等硫化钠和异戊基黄药浓度下,与直接硫化浮选相比,硫化前添加氯离子对矿物表面进行预处理后,矿物的浮选回收率提高10~16个百分点,同时,溶液中更多硫离子吸附于矿物表面而转化成为更多硫化铅组分;并且,硫化铅组分中的二硫化物和多硫化物中的S占总S的比例也相应提高;DFT计算结果表明,氯离子与矿物表面预先作用后,成键原子间的电子转移程度明显增强,同时,Pb原子和S原子的电子轨道重叠程度得到一定的增强,且费米能级附近也出现了新的Pb 6p和S 3p态密度峰。氯离子强化硫化白铅矿过程中,矿浆溶液中铅-氯络合物主要以PbCl+形式存在。白铅矿在NaCl溶液体系中的溶解程度较其在纯水溶液中的略低,其在NaCl溶液中的表面zeta电位较其在纯水溶液中的略高,而且,与氯离子对矿物表面进行预处理前相比,氯离子处理后的矿物表面C原子和O原子浓度有所降低,Pb原子浓度有所增加;这些现象一致说明矿物表面经氯离子预处理后,体系中的铅组分发生迁移,使矿物表面铅含量增加,即白铅矿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得到增加。同时,DFT计算结果表明,PbCl+在矿物表面稳定吸附后,不仅能够增加矿物表面铅原子数量,还能够增强矿物表面铅原子的活性。因此,白铅矿表面硫化后,其表面生成的硫化铅组分的含量得到增加,从而增强对内层白铅矿溶解作用的屏蔽程度,大幅度降低了铅离子的进一步溶出,故白铅矿在单一硫化钠溶液体系中仍有少量的铅离子溶出,而矿物表面经氯离子预处理后,其在硫化钠溶液体系的溶解程度大幅度降低。
其他文献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高致残、慢性、难治性疾病,是引发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精神残疾评估的工具及影响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精神卫生医务人员完善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快。观赏海棠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我国海棠的品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观赏需求。为了丰富园
目的橐吾属植物中微量成分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PA)的检测.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法(LC/MSn).结果对橐吾属22种植物进行了HPA的LC/MSn法检测,其
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分方向培养的现实意义及人才优势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施分方向培养试点所取得的成效 ,进一步说明分方向培养的可行性 ,为我国高等职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以及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高校的户籍管理的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和挑战,本论文是在现在社会的背景下,经过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灵活柔软的行政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将其定位为非传统行政行为,考察其可诉性的现实需求和理论依据,将其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以实现行政指导法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通过分析重庆市荣昌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治理与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该区生态文明建设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煤层瓦斯抽采是治理矿井瓦斯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方法之一,它不仅是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而抽采钻孔和管路中的瓦斯浓度不仅关乎矿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