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色彩景观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密度城市是全球化经济下城市高速发展后的产物,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城市的体现,它满足了生存的物质空间,但造成了城市环境问题。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信息交流高度便捷,为城市色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许多条件,但同时也为色彩的滥用提供了温床,使城市色彩变得杂乱不堪。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是城市色彩整体性的缺失,不可避免的让人们对城市视觉景观美学的问题上进行反省。   色彩,作为高密度城市景观的重要方面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塑造城市景观特色、改善城市形象、传承地域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满足人们居住生活需要的城市和区域,因此没有考虑到当地不同人群的需要的话,设计是不完整的。不同地域的人对于色彩的感受度不同,我们最终寻找到的不仅是适合一个城市的色彩研究,而是能作为一种规律,满足于设计师的工作和当地人们的生活需要。   本文将从城市色彩—角度出发研究,通过分析高密度城市特点,结合色彩理论知识,提出对于高密度城市色彩景观分析和对策。并以上海等地为案例,进行色彩景观评估和色彩景观实践,提出针对上海城市色彩的可行性方案。   1)正确认识课题的属性,探寻学科规律。通过梳理和分析,优化“城市色彩”的概念,剖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误区及城市色彩的研究难点。   2)分析高密度城市色彩问题的特殊性,建构驾驭色彩变化的实践方法体系,跳出“城市主色调之争”这一误区。   3)丰富高密度城市色彩营造方法及其理论,在对国内外诸多城市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适合城市色彩的分析方法。   4)研究上海城市特色,为凸出城市个性,彰显城市形象魅力,提出传统地域色彩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传承与转化的合理方法及规划设计对策。   5)对上海城市色彩进行系统调研,研究传统与当代建筑色彩配色现象与规律;上海城市与街区色彩营造的解读方法;上海城市色彩色谱与图谱系统建构的成因和上海城市色彩规划的方法。   这些研究为高密度城市色彩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城市色彩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在西方艺术多元化发展的20世纪70、80年代,一种新的绘画形式首先在德国、意大利取得迅猛的发展,然后在整个欧美传播开来,这种新绘画演变为全球性的艺术运动。它的出现使西方
学位
本篇论文的写作,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充分结合。在对情感化设计理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从情感化家具设计思想的源头开始,通过对情感的概念、产生、作用以及与认知关系的分析,结合情
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在欧洲美术史上,是英国崇高的艺术家,是19世纪英国绘画黄金时期风景画家的重要代表,也是一位有着特殊地位的画家。其油画创作风格的演变,受到很多因素的
本文选取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空间”的展现与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由传统与现实,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思想与文化上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其空间的意象
学位
目前国内图书设计得缤纷亮丽,看似无限风光。然而在图书设计的背后,隐藏着不少的问题,抄袭,同质化,过度讲究包装的现象严重。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
中国儿童亲情电影作为中国儿童电影重要的子类型,从中国电影的发展早期就已见雏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标志性的类型元素渐趋完备,并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它们中的优秀作
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上海拥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国际地位。上海作为交通枢纽中转站需要承载艰巨的使命。集散区是交通枢纽、商业贸易、旅游文化的区域载体,也是展现上海高
体验时代的到来不仅让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也让设计界有了新的开拓视野。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卖体验,收获顾客消费时间,从而获得商业利润的经济体系。在经历了农业、工业和社会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