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绘画思想与创作实践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徐悲鸿的绘画思想和创作实践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几代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如今我们重新梳理他的绘画思想和解读他的绘画作品,应当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说,徐悲鸿一生都以复兴中国绘画为己任,提倡绘画发展应走写实主义的“中西融合”道路,并且创作了大量写实主义的新中国画和中国油画,他还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他对中国美术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我们还应当看到,徐悲鸿对于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和西方现代派艺术注重写意、情绪宣泄的态度确实显得有些偏激,他一味的追求写实主义给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徐悲鸿的绘画思想具有一贯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他主张要挖掘中国绘画的写实传统,强调写生、师法造化,提倡要继承“吾国美术之古典主义”,同时汲取西方的写实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各流派的艺术精华,来对抗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尤其是要改变明清以来一味崇尚临摹,闭门造车导致近代中国画衰败不堪的状况。在这种绘画思想的指导下,徐悲鸿创作的作品十分注重形似,并始终以人物画为其创作的主要方面,强调要“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将西方写实主义的素描融入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中,融入中国传统的“线”造型中,从而与文入画追求的“似与不似之间”、“离形得似”的理想对立。   本文通过对徐悲鸿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绘画思想和创作实践的探讨,总结了他对传统中国画的三大突破性创举:一、国画人物创作使用人体模特;二、开创中国画马的水墨大写意风格;三、拓展动物花鸟画寄情托兴的传统;同时,他还推动了中国油画的民族化进程:一、油画的形式语言与中国古代历史题材融合;二、西方古典写实手法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融合;三、油画的形式语言注重体现中国古典诗意美。
其他文献
我们正处于一个技术神话的时代,新媒体艺术正是当代艺术的新主流之一,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形态。其发展至今,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潜质,同时也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新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寒地城市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不仅经历了从无到有变革,而且发展到当下对其“质”的提高更加注重。中国寒地城市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具有极端性
黎明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画画家,在当代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相继谢世后,他是唯一一位还活跃在画坛上的高剑父亲自调教的门生。在绘画方面他是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电子出版物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电子出版物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得出我国电子出版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言,介绍论文研
本文主要基于“一一”的秩序表现来叙述现代印刷出版物的设计研究与应用。“印刷文化一一观”是《印刷文化创新设计》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从这一观点引发我对秩序发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