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文化在满足大众的日常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作用(甚至是负面作用),对价值取向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传播媒介“帮助下”,使其完成了对大众日常生活“全领域无死角”的渗透。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具有休闲娱乐和供人消费的功能,还具有深层面的意识形态性。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对价值取向引导、媒介传播运作和日常生活构建具有双重效用:大众文化为不同社会阶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开辟新渠道。同时,也被消费主义渗透,摒弃了理想的高度和人性的高度,这就消解了神圣和崇高,放弃了对“意义”的不断追寻;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社会辐射性最强的“文化装置”,不仅影响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和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推动力,而且其许多特征己经进入当代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特征。同时,媒介传播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导致人类对大众传媒的控制能力从全面转向了局部,失去控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以其现实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老百姓的情感、思维、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影响真实的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但是,大众文化毕竟是商业经济和工业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过度、随性的文化消费会抹杀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麻痹人们的意志。事实上,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逐渐相互契合、“互为绿叶”:主流意识形态立足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叙述方法创新,大众文化只有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许可才能够得到长足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大力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就要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的内涵,为大众文化的各种问题进行纠正,及时排除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增强其主动向主流文化靠近与融合的愿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