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建模技术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mt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碎片环境是在轨航天器及人类空间活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是采用概率统计方式描述空间碎片时空分布规律的数学预报模型,工程模型建模技术研究是航天安全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前相关研究领域已开发多款工程模型,服务于国际空间站等重要航天活动。
  工程模型建模过程误差来源及影响分析可为模型准确性判断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模型的更新升级提供技术路线参考。微小尺寸空间碎片环境探测较为困难,模型间交叉对比是工程模型准确性判断的主要途径之一。工程模型误差来源及其影响分析是交叉对比过程准确性判断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工程模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适时更新升级。围绕工程模型建模过程开展误差来源及影响分析,加深建模理论研究,适时更新优化工程模型,对提高航天器抵御空间碎片撞击威胁的能力、保障其在轨安全运行意义重大并且需求迫切。
  工程模型建模技术研究的核心为:基于可获取的建模数据,实现空间碎片环境时空演化过程仿真,并评估其时空分布规律。如何在保证仿真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精度,如何针对空间碎片时空演化特点建立合理的时空分布规律评估算法,如何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等等仍是工程模型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对工程模型建模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工程模型建模过程误差来源及影响分析。分析表明:1)空间碎片轨道演化算法精度与效率的权衡有待推敲;2)不同轨道区域空间碎片时空演化特征不尽相同,空间密度算法对整体碎片环境的普适性、对特殊轨道区域的针对性有待深入分析;3)航天器轨道空间碎片通量算法中,空间单元划分策略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其客观性有待提升。
  提出基于半长轴控制的变时间步长轨道演化算法。空间碎片环境演化过程的仿真具有待评估空间物体数量多、时间跨度长、轨道区域广的特点。如何在兼顾运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精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有工程模型一般基于固定时间步长对轨道演化算法进行简化,其精度与单步半长轴最大变化幅度直接相关。鉴于此,通过对单步半长轴最大变化幅度的控制,对原有算法进行优化,提出基于半长轴控制的变时间步长轨道演化算法。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计算精度,增强了轨道演化算法简化对工程模型的适用性。结合源模型及事件表,仿真生成了1958~2050年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为工程模型的建立奠定了数据基础。
  提出考虑地球二阶带谐项影响的空间密度算法。研究表明,现有空间密度算法所引入的轨道根数假设中,升交点赤经“随机”假设带来的算法误差最为明显,并且随轨道高度的增高呈增大趋势。ORDEM3.0模型对GEO区域采用了升交点赤经“稳定”假设,提高了该区域算法合理性。然而,“随机”“稳定”两种极端假设均存在适用轨道区域的局限性。鉴于此,将“随机”或“稳定”假设修订为升交点赤经摄动“仅受地球二阶带谐项影响”的假设。结合编目碎片数据,验证了修订前后假设对不同轨道区域的普适性。分析表明,与“随机”或“稳定”假设相比,基于升交点赤经摄动仅受地球二阶带谐项影响假设所得到的碎片时空分布规律与实测数据更为相符。
  提出地固系下GEO区域空间密度算法。轨道角速度基本一致是GEO区域空间物体的独具特征,具体体现为该区域空间物体地理经度分布规律较为稳定。工程模型侧重空间碎片时间-平均分布规律的评估,而不关注其在不同时刻的具体位置。由于地固系相对惯性系持续旋转,惯性系下空间碎片时间-平均分布评估结果无法体现GEO区域空间碎片地理经度分布稳定的特性。为提高模型对GEO区域的针对性,提出地固系下空间密度算法。分析表明,GEO区域重力势井附近编目碎片相对集中,这与相关领域研究结论相一致。
  提出以航天器轨道位置为中心的通量算法。现有模型通量计算过程中,空间单元的划分一般基于等距离散预先完成。该过程未考虑目标航天器轨道信息,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属于典型的无监督离散方法。鉴于此,利用目标航天器轨道信息,结合有监督离散方法,将航天器轨道离散为一系列空间位置。以所离散的空间位置为中心,划分空间单元。在此基础上,对航天器轨道碎片通量进行计算。以航天器轨道位置为中心的通量算法无需人为设置区间边界,减小了边界起始点及区间步长设置等人为主观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算法客观性。
  集成相关研究成果,建立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9(Space Debris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odel2019)并编制软件。与可获取国际工程模型最新版本输出结果及编目碎片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1)对于低地轨道微小尺寸碎片,基于半长轴控制的变时间步长轨道演化算法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精度;2)考虑地球二阶带谐项影响的空间密度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对中高轨道航天器通量评估的合理性;3)地固系下空间密度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对GEO区域航天器通量评估的针对性;4)以目标航天器轨道位置为中心的通量预报结果客观性更强。
  综上所述,本文对工程模型建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从空间碎片环境演化过程仿真、时空分布规律评估、航天器轨道空间碎片环境评估等方面对建模技术进行优化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9并编制软件。基于模型间交叉对比,对SDEEM2019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相关问题的解决为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工程模型软件可为空间碎片撞击风险评估和航天器防护设计提供数据源支持。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通过对在校本科生的创业认识、创业精神和能力、学校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展开调查,了解和分析在校本科生的创业实践现状,就本科生创业教育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在校本科生;创业实践;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11-02  近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投身创
期刊
作为承担身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在遭受各种损伤因素后,肝细胞会启动修复,以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但当肝脏遭受慢性损伤后,过度分泌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会导致肝脏淤痕的产生,最终发展为肝脏纤维化。肝纤维化作为大多数慢性肝病的主要特征,最终会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目前认为肝纤维化存在逆转的可能性,这种逆转会治愈大多数的慢性肝病患者。miRNAs(microRNAs)作为经典的非编码RNA,参与到各种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中。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多种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化中比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胆汁阻塞性疾病
摘要:反馈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馈语可以是书面反馈语、口语反馈语,也可以是体态语,而反馈语又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在课堂中,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不当的消极反馈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对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消极反馈展开研究,对比四位教师课堂中的消极反馈,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消极反馈;反馈语;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要:高校是创业培育的主力军,创业教育追求知行合一,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自编问卷针对在杭高校进行抽样调查,运用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做出基本评价和相关性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业能力;分层调查;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41-0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创新
期刊
核酸适配体是一种寡核苷酸序列,能与类似抗原抗体结合的方式识别目标分子,并具有多种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检测、医药及成像等领域。但通过SELEX筛选的适配体可能无法直接应用,需要进行截短优化以提高其靶向特异性和应用稳定性。目前,适配体截短主要是通过基于分子对接模拟预测的经验式去除核苷酸的方法来实现的,这通常需要繁琐的试错过程,有时甚至会导致潜在的错误预测结果。PD-L1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同时也是用药伴随诊断指标及治疗靶点。目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主要通过ELISA检测,然而,从病人身上提取肿瘤组织的
超顺磁性Fe3O4亚微米粒子因其具有的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表面修饰等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及诸多领域之中。如在生物工程领域中,超顺磁性亚微米粒子被用来酶的固定化、提取蛋白质与核酸;环境领域则应用于污染物的吸附与农药残留检测等。
  本文使用改良的溶剂热法,对磁性亚微米粒子进行了放大制备。并利用磁性复合粒子进行了质粒DNA的提取、土壤DNA的提取及水中铅离子的吸附,主要工作为:
  (1)利用溶剂热法放大制备了磁性Fe3O4亚微米粒子,并对其进行SEM、TEM、F
糠醛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燃料前体,主要由木质纤维素通过戊糖脱水制得。然而水解液中的低糠醛浓度(3-6wt%)通常会导致下游分离过程能耗高。在不同类型的糠醛分离过程中,渗透汽化(PV)由于其环境友好、节能等优点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目前用于分离糠醛的PDMS渗透汽化膜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开发与糠醛亲和性更强的渗透汽化膜对降低糠醛分离过程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PDMS-PTFPMS嵌段共聚物与聚[(3,3,3-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TFPMS)聚合物作为一种有机氟硅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和耐
超分子凝胶是由低分子量化合物通过非共价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纳米结构材料。核酸结构单元是超分子凝胶化的理想候选物,因为它们易于参与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其中,鸟嘌呤具备较多的氢键供体和受体基团,并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以基于鸟苷的超分子水凝胶被广泛用于功能材料领域。相对于在生物医学或材料科学等领域应用的报道,鸟苷超分子水凝胶在有机催化方面的运用却很少被探索。
  L脯氨酸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其作为分子间Aldol反应的有效催化剂被人们广泛研究。近年来,人们不断尝试使用L脯氨酸衍生物在水中实现不对称Al
航天器在轨服务是当前国内外航天领域的热点与前沿方向,高精度的自主相对导航是实现在轨服务接近操作控制的前提条件。单目视觉以其体积小、功耗低及信息丰富等优势已成为在轨服务航天器相对导航敏感器的首选,针对诸如失效航天器等无法提供合作标识器的航天器视觉相对导航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本学位论文在某部委“×××在轨服务航天器视觉测量技术”项目的资助下,以航天器在轨服务为研究背景,考虑基于目标航天器自然特征的单目视觉相对导航所带来的特征冗余、存在粗大误差及测量频率低且不连续等问题,重点围绕特征主动选择、相对位姿鲁棒性确定
电磁波吸收与屏蔽材料主要用于吸收或衰减电磁波,是防治当前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新型电磁波吸收与屏蔽材料要求满足“强”、“宽”、“轻”、“薄”和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因此,碳材料,包括炭黑、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生物质等,因其轻质、耐高温、耐腐蚀和独特的电学性能等特性,使其在电磁波吸收与屏蔽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烯纳米带作为的一种条带状小尺寸的石墨烯衍生物,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和电学性能、较高的化学反应性和丰富的边缘结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性能结构的可修饰性与可调控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