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者电影的美学探险——法国“后新浪潮”导演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突起的法国“后新浪潮”是法国当代电影史上继“新浪潮”之后作者电影达到的又一个艺术高峰,新一代的作者导演从前辈们的手中夺取了话语权,用新的思维和新的语言重构与续写着法兰西民族的记忆,并以文化精英的身份参与到从古希腊时期就已开始的对“认识自我”这一哲学命题的无止境探索中来。   本文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主要是介绍关于法国“后新浪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研究意义。正文包含三个章节,第一章先分析“新浪潮”过后法国电影界的现状,以此来说明“后新浪潮”崛起的历史背景与成长环境,再解释和论述“后新浪潮”是一个怎样的艺术群体以及他们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第二章从宏观的视野把握“后新浪潮”整体的美学面貌并把其纳入法国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来考察,揭示出“后新浪潮”时期作者电影的美学转变;第三章是对“后新浪潮”代表导演的个案分析,主要从主题内涵和视听语言两个层面来探究每位导演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法国“后新浪潮”的艺术地位以及未来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指出全球化语境下法国艺术电影的生存之道,以便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和经验。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SNS网络中的音乐文化传播,涉及SNS网络音乐文化传播的交流方式和音乐信息的构成方式等内容。本文以传播学视角主要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校内网受众的接受效果,总结出SN
期刊
期刊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的根本,昌盛的标志。教育,顾名思义:教化培育。是人以本身已有的学问、知识、经验传授于他人,使他人用于解惑或指导行为。“教育”这一行为思
本文将文献资料与近现代彩印花笺、信筒实物相结合,展开论证。探讨1898年戊戌变法始至1958年《北京笺谱》制作完成为终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彩印花笺、信筒在纸张、染色、题材、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和思维方式。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一个艺术种类,依存于中国民俗文化生态根基之下,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