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180万人,死亡159万人,在所有癌症病例里分别占到12.8%和19.4%。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是全球男性人群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样也是全球女性人群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中国人群中,肺癌均是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里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虽然近年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果,但肺癌的总体预后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在美国人群中,肺癌5年生存率为21.2%,在中国人群肺癌5年生存率更低,仅为19.7%。由此可见,肺癌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恶性肿瘤家族史是指,一个家族中有多名成员发生一种或几种解剖位置相同的恶性肿瘤,具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既往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家族史反映一定的遗传背景,可以作为衡量遗传因素影响的方法之一,与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有着密切联系,而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预后的关联研究则不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人群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预后的关联,从而评价家族史对肺癌预后的影响意义,以指导肺癌的治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目的: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基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肺癌病例,我们系统分析了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预后的关联,包括肺癌家族史和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对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结局的影响,并详细探讨家族史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在影响肺癌预后中的交互作用,来解释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肺癌患者和无家族史的肺癌患者的生存差异,进而指导改善肺癌预后的相关决策。方法:我们系统分析了2002年9月至2014年7月江苏地区101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的新发肺癌病例,研究对象均经过严格统一的流行病学基线调查、临床病理资料采集及预后随访调查,最后一次随访调查时间是2017年12月。所有原始数据由Epidata软件进行双轨录入,并由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管理,所有统计方法分析均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多因素分析中,我们采用Cox回归分析来评估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预后之间的关联,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e,H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此外,本研究还对多个基线变量进行分层分析,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对肺癌预后的影响在各亚组间有无差异。本研究中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在1010例肺癌患者里,有701例(69%)为男性,599例(59%)患者有吸烟史,男性吸烟人数为577人,其吸烟率为82.3%。肺腺癌患者570人,占总数的56.4%。本研究观察到患者因肺癌死亡共计48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6个月(95%CI:33.7-48.4),3年生存率为51.8%,5年生存率为41.1%。332例(32.9%)患者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其中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为85例(8.4%)。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吸烟、高TNM分期、未手术以及无辅助治疗均增加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P<0.05)。而Cox回归分析显示,有恶性肿癌家族史的患者死亡风险高于无家族史的患者(多因素调整HR=1.27,95%CI:1.05-1.53,P=0.012),其中一级亲属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死亡风险也高于无家族史的患者(多因素调整HR=1.31,95%CI:1.07-1.60,P=0.010)。随着患者的一级亲属成员患癌症的个数的增加,患者因肺癌死亡风险也逐渐增加,与无家族史的患者相比,有一个和两个一级亲属成员患有癌症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了24%,有三个及三个以上一级亲属成员患癌症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163%。此外,基于基线变量不同亚组间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吸烟状况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肺癌患者的预后结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heterogeneity=0.039),并且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吸烟状况共同影响着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Pinteraction=0.024)。结论:本研究基于中国人群肿瘤队列的宏观数据挖掘,发现性别、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治疗方式等因素是影响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恶性肿瘤家族史影响肺癌的预后,是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影响指标,对于临床治疗决策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