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区几种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521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3个垂直结构上的主要功能层次之一,它不仅在涵蓄水源、阻延地表径流、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溅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对维持森林肥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资源的永续利用起着重大作用。喀斯特地区作为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缺水少土是其典型的特点,因此凋落物的生态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自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选取黔中地区喀斯特地貌上的朴树女贞林、云贵鹅耳枥林、马尾松林和灌木林4种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凋落物储量、凋落量、凋落动态、持水性能、分解过程和养分归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4种林分凋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有一定差异。最大持水率的变化范围在221.50%~256.00%,大小顺序是云贵鹅耳枥林>朴树女贞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8.72×10~3 kg/hm~2~17.54×10~3kg/hm~2,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范围为5.99×10~3kg/hm~2~11.41×10~3kg/hm~2,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其顺序为马尾松林>灌木林>朴树女贞林>云贵鹅耳枥林。(2)在整个持水过程中,前2 h内各林分凋落物层持水作用较强,2h以后吸水速率迅速下降,尤其在6h以后,枯落物吸水速率极为缓慢。通过对4种不同林分凋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林下凋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存在以下关系:w=a ln t+b V=kt~n。(3)4种林分凋落物层减少土壤蒸发的效应非常显著,4、5月份的平均日蒸发量比无凋落物覆盖的土壤减少13.6%~70.49%的水分蒸发。4种林分凋落物减流减沙、增加入渗的效应也很明显,其中朴树女贞林表现的效应最佳。(4)4种林分间年凋落量差异很大,马尾松林的年凋落物量最高,达6.886x10~3kg/hm~2,其次为朴树女贞林(5.945×10~3kg/hm~2)和灌木林(4.928×10~3kg/hm~2),云贵鹅耳枥林最小,仅为3.958×10~3kg/hm~2。朴树女贞林和灌木林的凋落动态呈现出“双峰”模式,马尾松林大致成“三峰”型,而云贵鹅耳枥林一年中只出现一个高峰。(5)由于凋落物量和养分含量的差异,该区4种林分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朴树女贞林>马尾松林>灌木林>云贵鹅耳枥林。马尾松林养分归还的季节动态不明显,其它3种林分主要集中在秋季。(6)4种林分凋落物各种营养元素年归还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每种林分凋落物归还的5种营养元素的大小表现出一致性,即Ca>N>K>P>Mg,Ca的归还量最大,占养分归还量的50%以上。显示出喀斯特地貌上树种的营养Ca居首位。(7)4种林分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时间均呈指数关系,凋落物的分解经历先快后慢2个阶段。不同林分凋落叶分解速率有所不同,朴树女贞林最大,云贵鹅耳枥林次之,灌木林和马尾松林相差不大。
其他文献
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方法,具有能耗低、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外已有学者将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应用于制革行业各工序
建国以来,我国的水电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
高精度铝合金矩形管作为传输系统中微波传导的主要介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遥测等领域。由于使用环境较为特殊,矩形管不仅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在内
本论文第一部分是有机硅水凝胶材料的制备与表面改性研究,设计并合成了有机硅水凝胶材料并进行表面改性。首先,设计并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四种有机硅大单体分子,将有机硅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