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鼓舞着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赞赏和肯定,让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力量有着由衷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时期的高中生容易动摇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出现诸多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问题亟待改善。由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具有特殊的学科育人功能,作为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必备有力武器,如何利用《文化生活》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将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攻克点。本文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界定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其次,指出了《文化生活》教学中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对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部分师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从高中生的文化认知现状、文化态度现状、文化实践现状以及高中生对《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的看法四方面对学生展开调查,进而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同时对部分政治教师的文化素养现状、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的态度现状及教学现状进行了访谈记录,剖析了目前在利用《文化生活》对高中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同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亟待解决: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文化实践场缺乏以及文化自信培育效果不佳等。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笔者试图分析如下:教学资源内容匮乏、应试教育影响、教学脱离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评价片面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路径: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文化感知;挖掘充实教学内容,厚植学生文化情感;合理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文化兴趣;大力丰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整合完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成效。最后选取《文化生活》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框题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回归课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期对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