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以中老年人居多,其术前多伴有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合并症较多,重要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对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目前食管癌根治术普遍采用肺隔离技术即单肺通气麻醉技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技术是麻醉学领域一种特殊的麻醉方法,主要应用于胸外科手术,其目的是实现两侧肺的隔离。食管癌根治术OLV时,一方面由于手术、麻醉操作,体位改变,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机械刺激,另一方面由于OLV特有的肺内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道压力峰值增加及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生理紊乱,不可避免地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发生,导致急性肺损伤(ALI),极少数病人可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造成多个重要脏器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OLV期间肺的炎症和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其中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促炎因子(IL-2、IL-6、IL-1β、TNF-α、INF-γ、单核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和抑炎因子(IL-10等)的平衡影响炎症反应的进展及强度。OLV对肺组织造成的炎症和损伤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彻底研究清楚。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肺保护策略很多。使用抗胆碱药物是保护性策略的其中之一。传统的莨菪碱类抗胆碱药在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对胆碱能受体无选择性,临床使用往往由于明显的副作用而受限。盐酸戊乙奎醚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抗胆碱药,具有M型胆碱能受体亚型选择性,其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极大地拓展了抗胆碱药物的应用范围和适应症。但盐酸戊乙奎醚在肺保护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且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实验。有动物实验表明,盐酸戊乙奎醚在心、脑、肺等多个器官中均能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器官保护作用,但有关IL-8、IL-10等细胞因子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拟观察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对OLV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浆中IL-8、IL-10浓度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是否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产生肺保护作用,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4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ASA分级Ⅱ-Ⅲ级,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P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不给术前药,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3mg/kg、琥珀胆碱1.5mg/kg麻醉诱导,充分给氧去氮后,经口明视置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均一次插管成功,接Omeda麻醉机行控制呼吸。设置潮气量(VT)为7-9ml/kg,呼吸频率(f)为10-12次/min,吸呼比(I:E)为1:1.5-2.0,氧流量2-3L/min,两组术中均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15-0.20μg/(kg·min),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15-0.2mg/kg维持麻醉。OLV时调整呼吸参数:潮气量减为5-7ml/kg,呼吸频率12-16次/mmin,维持血氧饱和度(SP02)95%-100%,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于35-45mmHg,大脑双频谱指数(BIS)40-55。在麻醉诱导前5min, P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C组则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双盲法)。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气管插管后10min (T1),单肺通气(OLV) 30 min (T2)、90min (T3)及再次双肺通气10 min (T4)等5个时间点由中心静脉采血4ml,注入于试管内,以4℃下4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2管,-80℃保存待测。ELISA法测定血浆IL-10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IL-8的浓度。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OLV期间呼吸参数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专业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单肺通气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SBP、DBP、HR变化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细胞因子的比较4.1.血浆中IL-8的浓度变化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两组患者血浆IL-8水平T2时开始升高,T4时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组T2、T3、T4时刻血浆IL-8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血浆中IL-10的浓度变化组内比较:与T0、T1、T2相比,两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T3时开始升高,T4时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组T3、T4时刻血浆IL-10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能引起血浆中IL-8浓度和IL-10浓度的升高。2.盐酸戊乙奎醚可降低OLV后IL-8的血浆浓度,升高血浆中IL-10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