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1915——)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贝娄是个多产的作家,从1938年开始的六十余年间,他共出版了13部长篇小说和多部短篇小说散文集和剧本等。1976年贝娄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表彰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
贝娄是不折不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那些在现实面前找不到立足点的人,他们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晃来晃去,却始终不放弃对爱的信仰。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和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贝娄本身也是这样一个“晃来晃去的人”,他始终在美国文化和犹太文化之间摇晃。本文旨在挖掘出隐藏在贝娄作品中的文化内蕴,考察犹太文化对贝娄的影响,研究贝娄作品中出现的美国文化和犹太文化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和整合问题,并试图从中得出一些有关文化同化和文化自主方面的启示。论文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贝娄作品中的主题:人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通过对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共同建构贝娄对永恒的终极寻找。下篇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贝娄作品主题之文化根源,其作品中出现的困惑的追问与不倦的寻找可以说是和主人公的甚至是贝娄本人的文化归属是息息相关的,美国文化和犹太文化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新文化的适应之间的矛盾就是引起这种困惑的深层原因。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结语试图从以上的分析中找到一些启示,初步探讨主流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同化和保持问题,思考传统的淡化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