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我国一直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7.35%,淮北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2.1%。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教育资源难以满足需求,带来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大班现象、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二从农村学校学生流失、教师留不住等问题。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成为社会热点。本文详细阐述现阶段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淮北市地域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布局的措施建议。本文就教育公平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等理论支撑,分析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布局发展的关系,研究淮北市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前,随着淮北市大开发、大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淮北市在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财政力量薄弱,底子薄,改善薄弱学校的任务也比较重,特别是城市远郊区农村,由于生源少,没有竞争力、办学条件距离标准相差较大,达不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针对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教育公平、农村需求原则以及科学布局规划、加强投入基础建设、教师队伍整合等方面的建议,对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实现均衡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研究,可以认识道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布局及发展的丰富理论和实践,丰富农村义务教育研究成果,从而为政府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制定政策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