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内部信任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是知识的传递者和生产者。高等学校是进行知识生产与传授的学术组织,只有对教师进行有效高质的管理,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确保学术活动的正常进行。目前国内高校教师管理主要集中在制度管理及严格的量化考核两方面,柔性管理未发挥出其优势,而信任作为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要素,在高校组织管理中的现状和作用并未引起重视。本研究首先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关于信任基本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高校教师管理的相关理论,编制了《教师管理信任状况调查表》问卷。其次,采用自编的问卷对湖北、北京、等地区12所高校248名教师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对所在学校的信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制度型信任、认知型信任、情感型信任三个维度的分析比较,考察目前高校教师对学校信任状况的总体水平,以及在性别、年龄、职称、学科、学校类型、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差异。首先,教师群体对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信任度低。与认知型信任、情感型信任相比,教师对学校制度的信任度最低。制度管理与管理信任是一对矛盾,合理适量的制度对信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发现,不合理的制度会打破双方之间的信任,在制定教师管理制度时,高校应充分考虑各种要素,确保制度是促进教师与学校之间信任的保障者,而非信任的破坏者。其次,与其他年龄段及职称层次相比,青年教师对高校信任度较低。其中,年龄在30-40岁,职称为讲师的教师对学校的信任为最低。青年教师是学校学术队伍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学术生产力高低关乎学校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青年教师与学校双方之间的信任。第三,教师安全感与归属感水平不高。教师安全感与归属感影响教师对所在学校的认同感,也影响着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学校应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最终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最后,女教师在对学校的信任度方面普遍低于男教师。教师信任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反映出了女教师在学校受到的待遇低于男教师,影响女教师对学校的信任。而构建信任关系,需要学校和高校女教师群体双方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日益提高,支持力度和投资强度不断提升,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产生了相当规模的资金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科研人员面临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活动越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其改革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重
防务外交是国防部门官员、智库和相关军事机构通过讨论和处理各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提升国家间军事与安全信任和信心,而采取的外交政策与行动,对于促进国际和地区和平与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数量快速增长,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这也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人数在短时间内的激增。大多数青年教师一入岗就立即承担起高校主要的教学与
本文以A4复印纸作为纸质档案的模拟试样,从铁锈斑去除前后纸张的pH值、白度、耐折度、厚度方面,探究草酸和二氧化硫脲两种铁锈斑去除剂对纸质档案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受攻击情况的现状以及与护士的职业认同、社会支持、执业环境等的相关关系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职业认同感、领悟社会支持、护士执业环
本文是基于生态学的循环思想对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态学的循环思想体现的是生态系统中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所有的物种都是在生态系统的某种关系下生存的,这种关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伴随着各民族文化的日益交流与融合,世界各国在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影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或缺失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
针对军事物流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系统仿真建模方法。采用中间到两端的多层agents组织方式,引入agent分区概念对agent行为分别进行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