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主要蔬菜作物,也是我国的主栽蔬菜之一。番茄以其味美、营养丰富而在当今世界人们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栽培历史的久远、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方式的多样,番茄病虫危害加剧。番茄叶霉病在我国保护地内发生尤其普遍,并已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造成了番茄生产的巨大损失。但是由于人为进行品种选择鉴定,耗时长。因此,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番茄叶霉病基因进行标记,可以更为准确、快速,并对随后的抗病育种、基因克隆提供理论依据,为培育抗病品种打下基础。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是近几年新发现的抗叶霉病基因,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还不深入,本研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进行标记,以期获得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通过筛选到的标记对95份种质资源进行筛选,以获得抗番茄叶霉病基因Cf-19的种质资源,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保证。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研究选取含番茄抗病基因Cf-19的HN19和对番茄叶霉病感病的HN16为感病亲本材料,及其有性杂交的F2分离世代的种子为试验材料。FIN19×HN16 F2经苗期室内接菌鉴定表明符合3:1的分离比率,说明Cf-19基因抗病性是显性单基因控制。2.利用545对AFLP引物对HN19、FIN16亲本进行筛选,获得了多态性好的引物58对,再进行抗感池的复选获得2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F2群体进行标记,获得了5个与抗病基因Cf-19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E38M61-2、E66M84-4、E66M44-1、E77M50-1、E77M50-2)。其中E38M61-2与抗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9.7 cM<10 cM。3.利用获得AFLP标记对95份种质资源进行筛选,田间接种鉴定结果15份抗病,利用引物筛选到3份抗番茄叶霉病Cf-19基因的资源。这也说明了标记的可靠性,这一结果为分子育种及进一步的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