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左心室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up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其实时性、无创成像、操作灵活以及低成本的优点,二维心脏超声已经发展成为心脏评估中最为频繁使用的医学影像模态。对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心尖二腔观和心尖四腔观)序列中左心室的量化及分割是心脏评估的重要诊断方法。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能够提供多视角以及多维度的心脏活动状况。一方面,它可以提供在心脏活动中左心室各维指标的定量估测,包括长轴维度(Long-axis Dimension,LAD),短轴维度(Short-axis Dimension,SAD),面积(Area)以及容积(Volume);另一方面,左心室的分割则对多视角中左心室形状进行准确勾画,以从多个角度观察解剖形态的异常与否。分割与量化分析任务需要临床人员手动放大图像,以确定左心室区域进行勾勒,并进一步确定诸如心尖、二尖瓣平面等位置,用以实现有效测量。但是,由于心脏超声成像所固有的低信噪比,边缘不清晰等不足,导致了临床应用中的分割与量化任务存在主观性强、不可重复、高工作量等问题。因此,对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实现左心室全自动的直接量化与分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于左心室功能及形态进行准确高效的临床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针对心尖二腔观和四腔观超声,研究了左心室直接量化及分割的相关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自动准确地实现左心室直接量化、成对视角左心室序列多维量化、成对视角左心室序列同时分割与量化。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全局-局部神经网络,实现左心室直接量化。利用全局-局部神经网络(Global-Local LV Net,GL-LVNet),实现对单张心尖四腔观超声图像左心室LAD、SAD、面积以及容积四种类型指标,进行端到端直接量化。GL-LVNet由三个部分组成:全局心超模块(Global Echo Module,GEM)用于整幅图像范围内的左心室定位;左心室采样层(LV Sampler Layer,LV-SL)用于左心室感兴趣区域自动裁剪,并以多分辨率的形式重建传递;局部左心室模块(Local LV Module,LLVM)结合多尺度的空间和结构信息,用于对左心室区域直接回归预测四种类型指标。通过级联的模式,这三种相互关联的任务之间相互约束,实现在整体定位到局部理解的促进与反馈。GL-LVNet有效地消除了心脏超声图像中复杂的其他结构干扰,自动聚焦于目标左心室区域,实现对LAD、SAD、面积以及容积四种类型指标的直接量化。(2)提出了一种成对视角左心室神经网络,实现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中左心室多维指标的直接量化。利用成对视角左心室神经网络(Paired-Views LV Network,PVLVNet),实现对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中多视角(心尖二腔观、四腔观以及二者联合视角)、多维度(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的左心室指标端到端同步估测。基于新设计的残差循环网络(Res-circle Net),对心脏超声图像序列进行了患者特性和动态变化的分析。Res-circle Net通过结合各帧共同的患者级基底以及帧间相互关联的残差,从而嵌入序列整体的特征以及帧间的变化,实现对成对心脏超声图像序列左心室准确并且连续地定位与量化分析。整体上,通过包括左心室定位模块(LV Location Module,LVLM)、左心室裁剪层(LV-Crop Layer,LV-CL)以及左心室指标模块(LV Indices Module,LVIM)这三个组成部分,PV-LVNet实现了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中左心室的定位、裁剪以及指标回归。在LVLM中,设计使用各向异性欧式距离(Anisotropic Euclidean Distance,AED)用作定位度量的训练损失。考虑到心尖观超声图像中左心室形状呈现近似子弹头状,AED在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的度量尺度,以确保鲁棒并且有效的定位,从而用于连续地指标估测。通过可导的方式,利用LV-CL自动地裁剪出左心室区域,以屏蔽成对视角中多样的其他结构干扰,从而促进后续模块关注于目标区域,并且无阻碍地传递量化反馈。通过设计帧间梯度正则化(Inter-frames Gradient Regularization)用于引导指标预测值的帧间变化,LVIM不仅可以训练学习各指标值,并且还兼顾考虑指标的波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序列指标的估测。(3)提出了一种K形神经网络,实现成对心尖观超声图像序列左心室分割与量化的多任务学习。利用K形神经网络(K-shaped Unified Network,K-Net),同时端到端实现成对心尖二腔观及四腔观超声图像序列中左心室多视角(心尖二腔观、四腔观)分割与多维(LAD及SAD、面积、容积)量化。K-Net由四个要素构成:K形网络结构,通过设计注意力任务连接(Attention Juction)互动地从分割引入信息来联合促成空间注意力图,用以指导量化任务聚焦于左心室相关区域,同时从量化迁移反馈以对分割引入全局约束,从而有效地集成并促进两种异类任务(像素级分类的分割任务和图像级回归的直接量化任务)的学习;分布于K-Net中的Bi-Res LSTM,通过双向递归和short-cut连接,层次化地提取心脏超声图像序列中的时空信息;所设计的信息阀(Information Valve),通过激活互补信息而抑制冗余信息,以促进视角间有效的信息流;训练中,新设计的演化损失(Evolution Loss),通过静态约束每帧的目标值,以及进一步地动态约束分割与量化值的帧间演变,从而全面地指导序列数据的学习。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
远监督关系抽取由知识库提供监督,自动产生大规模标注数据,能降低对人工标注的依赖。但是自动标注数据存在噪声,直接用于训练将影响远监督关系抽取模型的性能。训练样例选择是解决远监督关系抽取中噪声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从训练样例集合中选择具有正确标注的训练样例,从而减少噪声对远监督关系抽取模型性能的影响。训练样例选择方法分为隐式方法和显式方法。隐式训练样例选择方法主要包括概率图模型(Probabilistic
圆极化天线能抑制雨雾干扰,减小多径反射,消除极化失配,在雷达、卫星通信、军事以及电子对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代通信对设备的小型化、宽频带作业有诸多需求,因此宽带圆极化天线有极大的应用需求。空间来波估计(DOA)能突破阵列波束宽度的限制,实现对空间目标的精确定位,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以及声纳等领域。本文围绕宽带圆极化天线和空间来波估计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一、基于特征模理论研制了一种宽频微带圆极化
对电磁波的调控是人类的永恒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军民用需求的提升,对电磁波的动态调控日益凸显重要的地位。在现役装备广泛使用的微波波段,对电磁波的动态控制大多依赖于PIN管、变容管等集总器件,其必须的焊接工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器件向轻、薄、柔的目标发展。石墨烯,作为一种诞生于2004年的新型材料,其突出的特点是单原子层结构,厚度只有nm级别。此外,石墨烯属于一种半导体材料,其电导率具有良好的可调特
高维数据特征选择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广泛应用于生物信息学、统计学及图像处理等领域。有效选择信息特征可显著地提高学习精度和结果的可解释性;为提高分类精度,许多现有特征选择方法通过去除数据中的冗余和不相关特征来识别信息特征。由于特征维数随数据规模的增大而增加,易出现维数灾难和过拟合问题;数据高维性不仅增加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也会降低算法的求解精度。针对高维数据特征选择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纳米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纳米线合成技术已相当成熟,可以实现多种类、大批量、低成本生产。纳米线由于直径处于纳米尺度,量子效应变得更加明显,而拥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力学特性、热和电传输特性等,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着许多重要应用。对一维纳米材料进行可控的操控和功能化组装,可以改进一维纳米材料结构的整体功能特性,实现纳米功能器件制备。纳米线的可控操纵和组装技术是一维纳米材料在未来应用研发中的关
地震是对人类社会极具威胁的自然灾害,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强烈地震会引起大量建筑毁坏和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寻求工程结构在地震灾害下的安全性以及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地震学界一直探讨的重要核心问题。近年来,地震学界逐渐从传统的结构抗震研究转移到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研究,试图通过提升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以尽可能降低地震灾害的长期影响。我国很多区域处在断裂带附
以数学的视角看计数问题,它是代数学和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视角看计数问题,它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之一,更是一类应用问题(包括NPC问题)近似最优解问题求解方案的重要步骤。计数问题求解的是搜索空间中满足条件的解的个数。当搜索空间规模较小时,一般采用枚举的方法得到计数问题的解,反之,枚举算法时间复杂度太高,求解问题代价太高,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随着数据集规模的激增,为提高解决
随着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兴起,高速率、大容量、低损耗的光子集成回路(PIC)已成为各类新型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各种功能光子集成器件(PIDs)不断涌现。PIDs功能的拓展和性能的提高与波导材料及结构密切相关。周期电磁结构(PEMS)波导具有结构设计灵活、材料选择多样、电磁操控能力强等优势,为小尺寸、高性能、大规模集成PIDs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论文将PEMS波导
由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理解现有软件已成为软件生命周期所有阶段中最昂贵的任务之一。据统计,理解软件系统花费了软件工程中多达60%的工作量。从遗留系统中恢复设计信息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即使对于70K到280K源代码行的中型项目,也需要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平均花费100个小时来创建准确的架构。识别软件模式(software pattern)是理解软件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架构模式(arch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