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廊固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北部的五个富油气凹陷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勘探研究工作,探明了七个油气田,同时也取得了多项成果与认识。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难度也越来越大,勘探领域及油气藏类型也在不断转变。在这种现状下,传统的油气地质研究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需要,而是要求有更先进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才有可能取得勘探新进展。本研究通过利用廊固凹陷三维大连片地震数据平台和以往的综合研究成果,在精细构造解释基础上,通过层位和断层的拼接处理,建立三维构造模型;采用先进的测井评价烃源岩技术,结合沉积相展布,确定烃源岩模型;利用储层预测技术,建立储层模型;针对工区地层剥蚀特点,采用测井声波时差曲线法、地震反射趋势法和沉积边界法,综合确定地层剥蚀量,建立构造演化模型;通过储层、断层和不整合研究,建立输导体系模型;将所有模型有机的整合为一体,形成研究区的三维综合地质模型。综合古热流和断层活动性研究结果,对地温场、地应力场和地压场等“三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模拟再现油气生、排、运、聚、散的动态过程,理清了廊固凹陷的油气资源潜力,优化了勘探方向,对下步有利的油气勘探层系和区带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油气成藏模拟研究认为廊固凹陷具有油气成藏的良好资源基础,整个油气资源量较过去成倍增长。与三次资源评价结果相比,本次模拟的生烃量和资源量都有大幅增加,但是凹陷油气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首先,各区带资源量存在明显差异,大柳泉鼻状构造带油气最为富集,河西务构造带次之;其次,各层系的油气分布差异大,石油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沙三中段至沙四上段,天然气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沙三中段和前古近系;研究表明大柳泉构造带和河西务构造带是剩余石油资源量的主要分布区,其中沙三上亚段中,琥珀营地区滚动探明、柳泉东—王居新增探明的潜力很大;固安背斜和琥珀营地区的沙三中段是尚待进一步发现的新区;沙三下段是柳泉构造带最有利油气资源接替层系;河西务构造带沙四中下亚段是廊固凹陷重要的长远石油资源接替区与接替目的层;另外该区的复杂断块和潜山领域仍有巨大勘探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