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军旅背景下的云南边塞话剧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a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梳理归拢了不同界定的概念之后,认为,“边塞”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概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情怀,从文化角度来看,则表现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意象,一种境界,一种人生况味,最终成为沉淀在中国文化当中的一种的理想范式。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边塞,归纳出边塞话剧的话剧类别,认为当代的“边塞话剧”,指的就是:产生在边塞地域、反映边塞战斗及生活并由军旅人士创作的话剧作品,从文本上看,它属于军旅文学的范畴,其创作主体,是军旅人士,表现地域,处于边塞地区,内容主题,则与国防结合。中国当代的边塞话剧,指的就是在中国的几大边防方位上,表现边防题材、由军旅人士进行创作演出的话剧作品。本文以边塞话剧为主要对象,对全国范围的边塞话剧进行了归拢,并在这样的铺排整理中间,突出了云南边塞话剧的主要状貌,认为:在云南地区建国初期的反特和战争背景下,边塞话剧创作主体昆明军区国防话剧团的文艺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归结,分别是1950年—1957年的布局期,1958年—1965年的发展期,1966年—1977年的挫折期,1978年—1984年的复苏期,最后,在边塞作品的历史归结中,得出云南地区边塞意识渐趋转变的结论。八十年代之后,随着中华民族边疆战事的逐渐减少,全国范围内的边塞话剧创作,也就渐渐减少,中国当代的边塞话剧,渐渐归于淡然。从这个现象看,云南当代边塞话剧的收尾,预示着全国边塞话剧的发展势头,也表示,在“地球村”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关系愈显微妙,而边塞,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向“大通道”进行转变,从对边关堡垒的构筑,到对交流通道的展望。从云南扩展到全国,再连接上历史的脉络,我们认为,在任何时期,只要国家存在,国家的边界就存在,无论这里“边界”的含义指向的是历史进程中对峙的堡垒,还是当代国际背景下交流的通道,边塞文化依然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能忽略的一块版图,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种群中不能省略的一支基因,在边塞文化当中,边塞话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我小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属炊具很少,就是好家道的,也只有一两件铝盆铝锅。葫芦大了,待彻干后,锯切开,成两个瓢。  我在耀州瑶玉村一家的门前见了一注葫芦。刚落过雨,叶子正翠绿着。葫芦架下悬着两个葫芦,不大,在向大的方向努力。那个家门前就是葫芦,没有种其他。应该再植一丛什么花,伴葫芦么,可就是没有。小葫芦上面还是一层细绒般的白毛,像十五六小伙子的唇髭,我更有了几分喜爱。  葫芦是不能吃的,能观赏
为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进一步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近日,河南省扶沟县检察院邀请县蔬菜局专家为固城乡大王村种菜群众讲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使玉米生产面临着低产、质量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种植者的收益。本文分析了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并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展开研究,为玉米产业发展提
目的,分析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非洲猪瘟病毒p30基因的原核表达方式。方法,选择120例AFR质粒,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个。对照组使用SDS
猪丹毒疫病发病快,且具传染性,一旦发生,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且病毒蔓延会影响人畜健康安全。本文从猪丹毒疫病病理特征及病毒产生原因出发,提出加强预防是有效防控
从现状看,原有的膳食结构,正在被更替;在这样的态势下,人们原有的肉食需要,也在不停更替。羊肉带有鲜嫩多汁的优美口感,肉质固有的胆固醇偏低,且涵盖了特有的微量元素。因此,
针对当前无人机发展的要求,以前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功能与性能上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机载计算机整体发展的要求,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μC/OS-II的无人机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