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化痰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从理论、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进行深入探讨,客观评价清肺化痰汤对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研究: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组)、头孢噻肟钠合病毒唑(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变化。实验研究:选择健康小鼠、大鼠,制作相应的模型,观察药物的体外抗菌、抗病毒实验及对造模动物的退热、镇咳、化痰作用,并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但在改善咳嗽、咯痰、气促鼻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清肺化痰汤对造模动物有明显的镇咳、化痰、退热作用,并具有体外抗病毒、抑菌作用。结论:清肺化痰汤对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之痰热闭肺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一般来讲,所谓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通过陈述、交流和辩论,为自己的观点寻求理论立足点,直至取得一致认同的学习过程,从而最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是涵盖主题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其次是强调教学或学习主体,即师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达到全面培养人才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目的的教育。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自学能力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真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
摘 要: 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是在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地理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内容与课程的设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然后在肯定我国高中地理新课改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仍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回顾 问题 思考 
本文基于疫情风险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发现消费、投资的变化不但取决于疫情对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存量等供给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需求因素的影响.然后基于公众关注和媒体关
摘 要: 在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图像导学法由于集图像、声音等直观性和提问、思考的启发性于一身,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图像导学法具有便于操作和易于推广的特性,合理地运用地理图像导学法,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完成中学地理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地理图像导学法是一种具有很大使用和推广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的宗旨是传授已有的知识,使学习者掌握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物理学是充满生机的、富于创新因子的学科。我们应在改进物理教学的同时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实践能力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我国物理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轻实践,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现象。因此,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而物理实验课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等的基础教育改革探究,是落实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抽象思维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是死记,根本无法进入创造思维情境。教学时,设置有趣的小实验和诱导性问题,将抽象的概念活化,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把抽象的
摘 要: 物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复杂的物理问题通过简单的问题设计可以变得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提高课堂绩效。本文针对物理教学中问题设计涉及的教材结合问题、激发思维问题、优化设计创新思维及问题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了解教材 结合实际 优化问题 创新思维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掌握知识时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