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基于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短期内迅速扩散到全球二百多个国家。疫情爆发至今,我国累计新冠确诊人数约25万人,累计死亡人数5746人,国外累计确诊人数更是高达4亿,全球正在面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在近百年间,人类经历了鼠疫和霍乱的侵害,逐步抗击了 SARS病毒和MERS病毒,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时,人们已经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涉及领域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从宏观角度为疫情的防控政策提供了许多参考性建议。但是从微观角度出发对疫情的影响作用研究还不全面,现有研究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疫情对家庭消费具有消极影响,没有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否符合现实情况存在质疑。受疫情直接影响,部分居民产生恐慌焦躁的情绪,使得居民对幸福感的自我评价受到影响。近几年,居民主观幸福感已经上升到国家层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疫情对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微观角度为政府精准防疫提供参考建议是有意义的。本文选取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数据,以非典疫情为代表,研究疫情对家庭消费和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分别研究了疫情对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得分法(PSM-DID)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其次,利用中介效应分析,验证居民主观幸福感是否是疫情对家庭消费影响的中介因素,并分析其中介效应异质性影响程度,通过选择各城市全年平均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确保结果准确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得到结论,疫情对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均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但是在影响程度上,疫情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农村家庭对家庭收入变化更加敏感造成的。在居民主观幸福感方面,农村居民没有受到疫情显著的影响,但是城镇居民受到了显著的消极影响,相对于农村家庭,城镇家庭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疫情期间生活质量的下降对城镇家庭影响更明显。同时,居民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疫情对城镇家庭消费的中介影响因素,发挥部分中介影响效应。但是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居民主观幸福感不会作为疫情对家庭消费的中介影响因素来影响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1)以往学者主要从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研究了疫情的影响结果,很少研究疫情对个体的影响,所以本文提出从微观经济个体角度出发,研究疫情下家庭消费水平的变化,丰富和拓展了疫情影响研究方向。同时,本文引入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标来反应居民心理状态变化,注重研究疫情在个体心理状态方面的影响。(2)本文验证了疫情对家庭消费影响的内部机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居民主观幸福感是否是疫情影响家庭消费的中介变量。强调对疫情的研究不应只关注个体行为特征变化,还应关注个体的主观心理变化,提出稳定居民情绪,提高生活丰富度的针对性建议。(3)本文以非典疫情作为传染病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代表,选取非典时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疫情对微观经济个体影响,结论更加符合实际。并且通过对城乡分组研究,分析疫情异质性影响结果,据此结论从微观经济个体角度提出了针对城乡不同的精准防疫政策参考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结构的跨期变化。理论模型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会带来资金流动性约束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者异质性也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缩小了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且性别、年龄和婚姻等个体特征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方式不同。因此,本文从维持利率稳定、提高收入水平和细分消费
为了确定两种光照制度对AA父母代肉用种鸡强制换羽后产蛋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在5栋(H1、H2、H7、H8和H9栋)鸡舍饲养的63周龄AA父母代肉用种鸡为试验动物,以H1、H2、H7栋鸡舍为试验A组,采用全遮光处理(双层遮光透气网,光照强度为4 lx);以H8、H9栋鸡舍为试验B组,采用半遮光处理(单层遮光透气网,光照强度为9 lx)。检测换羽前后的高峰产蛋率。结果表明:强制换羽期间采用全遮光处理(4
针对配电网线路时常发生窃电事故,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损失的问题,考虑窃电事故发生时,配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及用户侧计量数据发生明显变化,提出将灰色关联分析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理论相融合,对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和用户用电情况进行比例权重特征分析,结合季节性气象特征和社会经济等多源信息,提高模型输出结果的可靠性,从而精确判断是否发生窃电事故.最后,利用实例数据验
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优势突出,缺点明显。网络的不稳定,教师自身基本功不够扎实,信息运用技术不够熟练,教学对学生缺乏约束和控制以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等造成了线上教学的效果没有那么突出。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线上教学的经验、同行的交流和专家的建议,初步探讨提高线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英语的考查重点发生了变化。为确保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新方法,运用进入语境、在基础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注重细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细节分析,重视语用、丰富写作课堂的教学内容,巧用真题、开展针对性教学等高中英语教学新方法。
<正>自2022年3月12日以来,上海市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家长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做好学生居家心理防护。一、心理防护的“三件套”1.戴上“心理口罩”
期刊
为了提高路面回收料(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RAP)再生过程中的利用率,并确保再生的沥青混合料能满足路用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改性沥青材料。将布敦岩沥青(Buton rock asphalt, BRA)、E-44热固性环氧沥青、自制固化剂、70#基质沥青以及路面回收旧料,以一定的配比组成新型岩沥青与环氧树脂复合改性RAP料,通过响应面法对试验进行设计并预测分析最优掺
采用模型模拟法,总结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构建了DEMATEL-BN模型,得出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安全事故的相关性。经分析可知,生产计划、操作熟练度、运输计划、装卸措施、构件吊装、连接强度是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重点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