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道德发展呈正态趋势。但是,不同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对的挑战一直存在。时下,我国道德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是知行反差,它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研究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知行反差问题,有助于厘清新的历史条件下道德知行理论关系,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理论价值。把知行关系用于道德实践,对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价值,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链条。论文绪论部分介绍该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这篇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第一部分研究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知行反差现象,这种现象多以知行错位、知行断裂、知行悖离几种类型存在,以当前社会中比较典型的知行反差事件为个案,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当前知行反差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普遍性、交叉性、多层次性。第二部分阐述知行反差现象之所以在当前中国的道德生活领域普遍存在,提出应从社会转型时期某些因素的制约(如市场经济产生的物化影响、传统道德制约的解构、道德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道德教育的某些偏失、道德主体的个体因素等几方面来探析究其原因。第三部分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集中考察古今中外哲学史上道德知行观的历史流变为基础,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种理论资源,论证其优势及其历史局限性,为进一步展开论证提供理论支撑。第四部分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知行反差问题解决对策的一些思考,主张以强化道德教育、优化社会环境、提升个体道德素质、推进道德实践为角度,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知行反差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试图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培养时代道德精神提供一种思路。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强调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将知与行两者相结合、相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知行观的客观指向。解决知行反差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逐步解决的过程。同时每个人都需要认真面对,努力创造和维护一个道德的、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