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微乳液的形成规律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常用的一些食品乳化剂为表面活性剂,以大豆油为油相,选择几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短链脂肪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对大豆油微乳液形成规律进行考察;借鉴自微乳药物传递体系(SMEDDS)的思路,在能形成大豆油微乳的配方中筛选一种不以添加特定物质为目的、能无限稀释、适用性广的“自微乳液”;对所得空白微乳和自微乳配方进行稳定性考察并将配方进行具体应用,制备添加有植物甾醇酯或维生素E的大豆油微乳/自微乳,并尝试将大豆油用沙棘果油替换,考察载物体系的稳定性。首先对大豆油微乳体系进行基础研究。比较几种不同的微乳液制备工艺,选择加助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制备大豆油微乳。选取七种常用的食品乳化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单独作用时均不能形成微乳液,Span80和Tween80两者复配后在常温下即可与水形成均一体系,且稳定性好,两者复配成混合表面活性剂备后续筛选。采用单因素轮换法筛选微乳配方,得到的最佳混合表面活性剂为HLB值等于9.6的Span80/Tween80组合,最佳助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400(PEG400),其最佳浓度为50%,最佳配方组成为:大豆油:Span80/Tween80(HLB=9.6):50%PEG400 =1:1:1。进行放大实验,选取对大豆油乳化效果较好的HLB值在9.6~12.9之间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考察乙醇、丙二醇、丙三醇和聚乙二醇400四种助表面活性剂分别在浓度为25%、50%和75%时与表面活性剂一同作用形成大豆油微乳的规律。结果表明,四种助表面活性剂均能促进微乳的形成;表面活性剂HLB值不同时,体系的最佳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在HLB值小于11.8时,PEG400是四种助表面活性剂中最佳的一种;不同体系的助表面活性剂浓度均有一个最佳值,在达到最佳值之前,随着浓度的增大体系的微乳面积增大,超过最佳值以后,浓度越大面积反而减小。放大实验中发现,在以HLB值等于11.8的Span80/Tween80混合物为表面活性剂,以75%丙三醇为水相时可以得到较大面积的自微乳区域。在所选自微乳区域内进行有附加线性约束的混料均匀设计。以粒径为指标,对表面活性剂用量、助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大豆油用量进行筛选,建立配方中各组分含量与自微乳粒径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最佳自微乳配方为:大豆油:Span80/Tween80(HLB=11.8):75%丙三醇=2:4.1:3.9。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所得空白微乳/空白自微乳进行稳定性研究,其机械稳定性、温度和储存稳定性、PH稳定性均良好,自微乳的稀释稳定性良好。在配方中添加植物甾醇酯或维生素E,或将大豆油替换成等量的沙棘果油,均没有改变原有体系的稳定性,配方适用性良好。
其他文献
<正>秋季是大棚草莓定植的适宜时期,适期定植可于11月开始结果,至次年5月份结束,在冬春季创造高效益。现将大棚草莓定植及定植后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定植前整地作畦土壤经消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更是屡创新高,与此同时我国所遭遇的贸易救济也前所未有。本文从WTO体制下贸易救济的概念与内涵角度分析了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的不足,提出
现代的网络剧逐渐摆脱了粗制滥造的特征,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中独立传播,不仅与电视剧、电影等剧种有着形式上的区别,网络剧更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与传播特性,这些特性的根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
中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且有加速趋势。北京的老龄化程度和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三种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
吴敏树是清代湖南重要的古文作家,与曾国藩一起被认为是湖南最好的古文家。但由于吴敏树自言不居桐城文派之属,因此对其桐城派古文家身份的认识历来是见仁见智。本论文通过分
爆炸活动现已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手段,针对爆炸可疑物和爆炸残余物的探测分析技术不断发展,拉曼光谱技术以其成熟的理论基础及自身优良的性能,成为炸药"指纹"探测中一种重要
<正>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同年,教
甘肃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全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并且有着自己的特色。为了推进产业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甘肃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