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及视频复制—粘贴篡改取证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修改图像或视频变得越来越容易。数字图像及视频作为最直观的信息传播载体,其应用涉及司法公正、医疗理赔、新闻摄像、科学研究、国家安全等各个领域。经过恶意篡改的数字图像或视频无疑会对社会及国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数字图像及视频的篡改取证研究已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篡改意图和编辑软件的多种多样,人们可以对图像或视频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篡改。其中,复制-粘贴篡改是一种最简单和普遍使用的篡改方式。本文围绕数字图像及视频复制-粘贴篡改取证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同幅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强度顺序模式的检测算法。算法首先提取待测图像的局部强度顺序特征描述子,然后计算特征描述子间的夹角余弦距离进行特征匹配,并根据最近邻与次近邻距离的比值阈值寻找稳定的匹配点,最后计算匹配点对间的空间距离以移除误匹配点。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和定位复制-粘贴篡改位置,并且检测的准确率高,鲁棒性较强,能够抵抗缩放、旋转、亮度变化、高斯模糊、加性高斯白噪声、JPEG压缩等常见的后期处理操作。2、针对视频单帧连续多次复制-粘贴篡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离散余弦变换系数的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将视频转换为帧图像序列,然后采用量化后的离散余弦变换系数作为帧图像特征向量,并利用巴氏系数来衡量相邻帧间相似度,再根据设定的阈值找出相邻帧间相似度异常的可疑帧,最后根据这些可疑帧是否连续,以及连续出现的帧数来判断视频是否经过篡改,和定位篡改位置。实验表明,算法对不同场景的视频都能检测,不仅检测速度快,而且不受再压缩因素影响,算法的正确率高,漏检率低。3、针对视频帧率上转篡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周期特性的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将视频转为帧图像序列,然后采用Horn-Schunck光流法计算像素点在相邻帧间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光流矢量,并计算相邻帧间光流的变化率。最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光流变化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根据最高谱线的幅值与平均幅值的比值阈值来判别视频是否经过篡改。实验表明,算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出经过帧率上转篡改的视频,而且提高了视频压缩的鲁棒性能。
其他文献
背景由于固有的结构特征及生物特性使其难以自我修复,软骨再生和修复的困难受到了很多关注。组织或器官的缺损是某些难治性疾病的最终临床表现,如外伤或骨关节炎(osteoarthri
雷帕霉素是1975年Veniza等人从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TCC 29253)中分离得到的一种31元三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表现出比环孢菌素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有关大肠埃希菌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报道越来越多。由于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使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不佳,因
Lamb波传感器是基于Lamb波的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低损耗、多模式特性,已展示出十分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表明,Lamb波传感器的中心频率会随流经气体的流
背景和目的: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得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前显著减少,肝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生存效果。但其长期效果仍不
光折变效应(photorefractive effect)是指一种特殊的光感生折射率变化现象。入射光将束缚在某些晶体或有机物里的杂质或缺陷形成的浅阱中的电子或空穴激发出来,进入导带,沿光生
背景:髓芯减压术是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早期骨坏死的常用方法,但其预后不尽理想。甲状旁腺激素在促进骨生成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我们猜测甲状旁腺激素可加强髓芯减压术在
累积控制图运用到医学临床手术为医学研究者和医生提供了准确的医疗质量监控.在监控过程中,影响病人体质特征的协变量大多数是通过测量得到的,然而在测量过程中普遍存在测量
连续系统因其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的存在性,长久以来被研究人员作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实际的生产中存在大量的连续系统,如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水位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潮流控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信息安全,各种身份信息安全验证方法层出不穷,而人脸作为一种有效的身份识别特征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研究人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