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水平对杂交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求蛋氨酸水平对5~13周龄杂交鸡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蛋氨酸最适宜含量,及腿肌相关调控基因对于肌肉生长和代谢途径的相关联系和调控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一:选取健康的126只4周龄杂交鸡(♀大骨鸡×♂隐性白羽肉鸡),公、母鸡各63只,按2×3因子分别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分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三个不同水平蛋氨酸饲粮,饲养期10周,进行生长性能测定。实验二:饲养至49日龄和91日龄,每组随机抽取接近平均体重的公鸡、母鸡各3只,禁食12h后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实验三:取91日龄公鸡每组三只,取腿肌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1、饲粮蛋氨酸水平对5~7周龄公、母鸡平均采食量影响显著,高水平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对公、母鸡影响均不显著;8~13周龄公、母鸡平均采食量低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水平组高于中水平组,差异显著(P<0.05),中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显著(P<0.05),公、母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高水平组公、母鸡较好。2、49日龄公鸡屠宰性能结果显示,公鸡腿比率中水平组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腿肌率中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P<0.05),胸肌率中水平组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显著,屠宰率等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母鸡七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91日龄公鸡屠宰性能结果显示,腿比率中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P<0.05),腿肌率中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P<0.05),胸肌率中水平组高于高水平组(P<0.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母鸡中水平组腿比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母鸡屠宰率等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3、对91日龄杂交公鸡腿肌的9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共有29265转录本在腿肌中表达,三个处理组中共有11个基因共同表达。H组与M组公有831个差异基因表达,587个上调,244个下调;L组与M组共有420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247个上调,173个下调基因;H组与L组共有715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42个上调,273个下调。对这些基因进行GO条目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有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肌肉系统发育等,富集到的信号通路主要有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脂肪酸合成代谢、酪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等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共获得19个候选基因。结论1、蛋氨酸对5~13周龄杂交鸡生长性能产生了影响。蛋氨酸含量0.39%更有利于提高5~7周龄杂交公、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蛋氨酸含量0.28%更有利于提高8~13周龄杂交公、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2、蛋氨酸对49、91日龄杂交公鸡屠宰性能产生了影响。中水平组蛋氨酸含量更有利于提高杂交公鸡的胸肌率、腿肌率和腿比率。3、饲粮蛋氨酸水平引起杂交公鸡腿肌转录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肌细胞发育、肌球蛋白蛋白质合成、脂肪酸合成代谢、氨基酸营养代谢等相关通路。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物的老化、使用功能的变更,对既有结构的加固改造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纤维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FRP)因其轻质、高强、使用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其中嵌入式(NearSurfaced Mounted,简称NSM)加固法因其施工简便、耗费材料较少、锚固性能较好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加固效果较好。为此,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成本在不断降低,测序速度也有了较为显著地提升。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处理这些海量基因组数据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对于基因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公交车面临巨大的客运压力。公交车车载监控视频作为公交车车内状况的重要记录数据,其分析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公交车客流统计、拥挤程度分析,进而优化公交车资源调度系统。乘客目标间高遮挡、摄像头拍摄角度造成的图像视角失真、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光照多变导致的监控图像背景剧烈变化是公交车车载监控视频数据的主要特点,也是对基于视频分析的客流统计与拥挤程度分析方法构成的巨大挑战。本文致力于通过深度学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为眼底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选择、疗效观察、预后评估以及探明发病机制等提供依据.而荧光素钠毒性很小,但注射后极少数病例会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两个细则》的实施,对电网中电厂的发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减少不合格电量的产生,才能确保优质的电能质量。
本研究从茶园中采取±样,以咖啡因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分离、筛选出降解咖啡因的菌株,对其初步鉴定,并对菌株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HPLC法,初步对咖啡因降解机理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