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自建的英汉翻译平行树库、宾州树库和宾州中文树库,采用依存句法的理论框架,探究英汉翻译的句法复杂度特征,引入依存关系、依存距离、依存方向作为描述深层句法结构的变量。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现。其一,就英语和汉语本身的句法特征而言:1)英语和汉语中大多数依存关系为正向依存,即承担核心语义的支配词位于从属词之前,语言是以一种节约认知成本的方式组织起来的。2)英语中多数修饰性依存关系呈正依存,即英语的修饰成分通常后置于语义核心,人们在理解时由于可以先读取语义核,后置修饰成分对认知加工难度的影响较小,因而英语句子可以延伸和嵌套,层级纵深。而汉语的修饰性依存关系普遍呈负依存,为了减轻认知负担,前置的修饰依存不会过多,依存距离也不会很长,这一深层句法特征决定了汉语局部结构中不能容纳过多的前置修饰成分,否则语言会变得晦涩难懂。其二,就翻译过程对翻译汉语句法特征的影响而言:1)翻译活动通过重组依存方向即重组词序的方式增加了文本的平均依存距离,从而使得翻译汉语句法复杂度增加,读来容易生涩。2)原创汉语中负依存比正依存的平均依存距离长,即汉语中前置于语义核心的附加信息比后置的多,体现了汉语委婉迂回的特点,先铺垫后主旨;但受英语特征影响,翻译汉语中正依存比负依存的平均依存距离长,即倾向于语义核心提前,附加信息在后,译者认知加工时忽视了汉语传统的交际特征,使翻译汉语的依存距离分布偏离原创汉语。3)翻译汉语中正依存的比例增加,体现了译者认知加工时对依存关系的省力选择,呈现简化特征。4)相较于原创汉语,翻译汉语中前置的修饰性依存的比例增加,呈现翻译范化特征。5)翻译过程使得翻译汉语句法结构中的施事和受事更加明晰,呈现翻译明晰化特征。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为语料库翻译学引入深层句法特征量化指标,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有助于加深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丰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