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苏南地区经济建设成就突出,与此同时,以乡风文明建设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乡风文明是农村人通过思维和行为形成的一种整体面貌,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在一定的区域和一定的历史阶段,开展一系列包括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思想道德、组织制度、行为模式等物质或精神层面,观念或行为层面上的建设活动,形成、拥有积极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文明形态即是乡风文明建设。 本研究以苏州市灵峰村为个案,采用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以结构功能论为理论基础,尝试将乡风文明建设的诸要素整合构建成一个整体。本文由四个模块构成。首先,对国内外研究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其次,从认知、行为、规范三个维度分析当前村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认知,村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行为以及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规范。再者,笔者从个案研究中得出,乡风文明建设中还存在村民综合素质偏低、文娱活动参与率有待提升、不良社会风气尚存以及法制宣传滞后等不足。最后,笔者从动员机制、教育、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以期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