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学生毕业从事现代农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是充分利用并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以及现代化经营管理方法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事现代农业是指从事现代农林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综合服务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工作。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发展后劲不足,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较低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浓厚的探索创新意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农业从业专业水平,是现代农业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然而农业固有的弱质性致使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学农不务农”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我国从事现代农业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难以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这种供需失衡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索高等农林院校学生毕业从事现代农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反哺理论,确定从涉农知识、涉农情感、涉农能力、就业引导、就业评价五个层面提出研究假设。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选取潜在变量及其观察变量,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案例高校样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涉农知识、涉农情感、涉农能力、就业引导、就业评价均正向影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毕业从事现代农业的意愿。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促进高等农林院校学生毕业从事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实现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供需平衡、协同推进提供现实参考依据: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农业农村建设、提升优惠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高校应发挥纽带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完善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应发挥人才作用,转变传统就业思想,强化涉农知识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电子器件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信息化的加速使人与信息的有机融合成为了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柔性电子设备应运而生。柔性传感器是柔性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纳米材料为导电载体的柔性电阻应变传感器因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性能稳定等特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对于柔性传感器而言,柔性和灵敏度是评价其性能的两个核心指标,因此寻找合适的材料和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针对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居民获得感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可持续旅游理论、利
对酸性矿山废水的来源、危害和预防治理技术进行了说明,对普遍采用的中和法、湿地法、微生物法进行了重点比较、分析,并推荐生物处理法作为矿山酸性废水首选治理方法。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可穿戴式发展,以及电动汽车的兴起,储能器件的体积性能比作为一个比质量性能比更为准确可靠的性能评价标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基电
2007年起,中国将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了历史性的迈进,对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新会计
为了分析滚筒干燥机内部的温度和气流分布,确定干燥条件对苜蓿含水率的影响。模拟滚筒干燥机内部的温度场和热风流量场分布,并在滚筒式牧草干燥机上进行苜蓿干燥试验。结果表
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研究并预测山东省2019—2023年旅游外汇收入和世界各地来山东省旅游的人次,并对山东省2019—2023年旅游外汇收入预测值与相关地区入境旅游人次预测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