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其中,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将战略联盟作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式,借助联盟伙伴的力量,分担投入、共同应对不确定。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起步晚,相对比较落后,对战略联盟的了解较少,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理论界对战略联盟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联盟研究较少,对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选择联盟伙伴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这种状况限制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对战略联盟的运用,从而限制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而战略联盟的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选择了不适当的战略联盟伙伴,因此迫切需要对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新技术企业选择战略联盟伙伴对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其次在国内外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和战略联盟的特征,并从内外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选择联盟伙伴的动因,接着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状况,指出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联盟伙伴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BP神经网络联盟伙伴选择模型,并通过例证说明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总结了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应采取的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