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多功能配体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可以形成各种新颖结构的聚合物,且所形成的聚合物在电导、分离、吸收和催化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大部分功能聚合物都是通过使用含氮配体、羧酸配体和膦酸配体与金属作用来制备的。和这些配体相比,对磺酸配体的配位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选取对氨基苯磺酸、2-氨基吡啶-5-磺酸以及磺基水杨醛钠为磺酸配体,吡啶、邻菲啰啉、4,4’-联吡啶、六亚甲基四胺等含N杂环配体为辅助配体,研究磺酸根与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过渡金属离子配位行为,合成了19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中7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金属磺酸盐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本论文中所涉及的测试仪器、试剂、表征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三章研究了对氨基苯磺酸配体的配位行为。以对氨基苯磺酸及吡啶等辅助配体为反应试剂,合成了9种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1~3以及4~7中磺酸根的配位行为相同。对配合物1和9还进行了热重分析和晶体结构测定。配合物1中的磺酸根采用η1的配位方式,而在配合物9中磺酸根仅以抗衡阴离子形式存在。第四章合成了2-氨基吡啶-5-磺酸并研究了它的配位行为。以2-氨基吡啶-5-磺酸以及4,4’-联吡啶、六亚甲基四胺等为第二配体,得到了5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并测定了其中三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首次发现了六亚甲基四胺的开环现象。配合物13为二维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5为一维配位聚合物,磺酸根在13和15中分别采用η2和η1的方式配位。配合物14为简单配合物,通过Cl…H氢键连接成一维Cu链,磺酸根未参与配位。第五章合成了磺基水杨醛钠并研究了它的配位行为。以磺基水杨醛钠和磺基水杨醛钠、邻菲啰啉等为配体,得到了四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并对磺基水杨醛钡进行了热重、固体荧光分析。测定了磺基水杨醛钠和磺基水杨醛钡的晶体结构。由于Na+和Ba2+离子半径的差异,导致醛基在两个化合物中分别采用不同的配位方式。而在这两个化合物中磺酸根采用η1、η2和η3的配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