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导致仔猪产生呼吸道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呈现全球流行趋势,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该病防控措施效果不够理想,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新疆昌吉地区三个规模化养猪场存在PRRSV的感染,但其流行毒株特征、流行规律以及免疫防控效果尚不明确。。目的:本项研究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测,探明新疆昌吉地区三个规模化猪场PRRS疾病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规律,分析免疫防控措施的应用效果,为本地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对昌吉地区玛纳斯县、呼图壁县、佃坝乡三个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的猪群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PCR检测,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阳性率、发病季节、发病日龄、疫苗免疫现状等方面。(2)对呼图壁县规模猪场78份样品进行不同毒株PRRS病毒美洲株和类NADC-30毒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对三个规模化猪场免疫猪群的1316份血清样本进行ELISA抗体检测,分析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猪场免疫程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经现场临床观察和PCR检测,三个猪场PRRS的平均确诊率为6.32%(377/5963),其中玛纳斯县猪场为5.05%(93/1842)、佃坝乡猪场为5.45%(117/2146)和呼图壁县猪场为8.46%(167/1975)。在377份的确诊样品中夏季阳性率38.72%(146/377)和秋季阳性率24.40%(92/377)高于春季18.83%(71/377)和冬季18.03%(68/377)。保育猪发病率10.42%(197/1891),哺乳母猪发病率4.90%(31/632),哺乳仔猪发病率4.90%(135/2753),繁殖母猪发病率为4.67%(14/300)。(2)荧光定量检测呼图壁猪场PRRSV阳性率3.85%(3/78),3份阳性样品中1份样品检测出类NADC-30毒株。(3)三个猪场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阳性率为92.3%(1215/1316)。其中佃坝猪场为92.3%(454/492),四个季度分别为春季89.80%(97/108),夏季100%(51/51),秋季93.60%(161/172),冬季90.10%(145/161);玛纳斯猪场为88.5%(379/428),四个季度分别为春季80.40%(74/92),夏季100%(85/85),秋季93.00%(120/129),冬季82.00%(100/122);呼图壁猪场为96.46%(382/396),春夏季为97.10%(132/136),秋季97.90%(139/142),冬季94.10%(111/118);根据我国农业部2016年动物疫病免疫要求,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70%以上为合格,说明三个场对猪群蓝耳病的免疫合格。其中佃坝猪场四个季度(S/P大于2.5)为14.81%(16/108)、37.25%(19/51)、20.35%(35/172)和6.83%(11/161);玛纳斯县猪场四个季度(S/P大于2.5)为9.78%(9/92)、37.65%(32/85)、2.33%(3/129)和5.74%(7/122);呼图壁猪场(S/P大于2.5)春夏季度为37.50%(51/136)、秋季为35.92%(51/142)和冬季为10.17%(12/118),将PCR检测数据和ELISA数据结合分析可得知当抗体阳性率大于80%,S/P平均值在1.07至1.71之间,离散度在50以下时猪群受PRRSV感染的概率较小。结论:新疆昌吉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均存在PRRS的感染,在各个季节呈现散发的情况。呼图壁某规模化猪场存在PRRSV美洲株和类NADC-30毒株感染,应注意加强防控。三个猪场最优的免疫程序是,母猪和种公猪使用灭活苗进行免疫,仔猪的免疫则是使用弱毒苗(JXA1-R株)。免疫程序为春秋两季普免(妊娠后期母猪禁免),产后母猪和断奶仔猪进行一次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