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缓释碳源的水平潜流折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磷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营养元素,也是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质,人工湿地技术造价低,管理维护简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中,但是传统的人工湿地往往达不到对氨氮、硝态氮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结合了水平及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多基质水平潜流折流人工湿地(HBSF),以炉渣、木块、砾石组成不同的基质组合,美人蕉、千屈菜作为湿地植物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其对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效能,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阐述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植物水平潜流折流人工湿地(HBSF)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增加而升高,对磷的去除效果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最优HRT为3d;湿地系统稳定后,总体上炉渣、木块、砾石的基质顺序有利于氮的去除,木块、炉渣、砾石的基质配置顺序更有利于磷的去除。2.有植物HBSF人工湿地较无植物时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提升,其中对硝态氮的去除提升效果最好,其去除率可以提高22%左右,达到96%以上,提升的去除量占整个湿地系统硝态氮去除量的20%;对氨氮去除率可提升4.3%,对TN去除率可提升5%。3.曝气充氧可以有效提高HBSF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但却抑制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总体上TN的去除效果提升明显,气水比为1、2、4时,总氮(TN)的去除率均可达70%以上,较不曝气时提高了17%左右;曝气条件下总磷(TP)的去除率均高于不曝气TP去除率,但随着气水比增加,TP去除率却下降,总体上曝气比适宜值为2。4.出水回流条件下,HBSF人工湿地对氨氮及TN的去除效果均有显著提升,当回流比为150%时,氨氮去除率提高了13%,TN去除率提高了11%;对TP的去除效果略有提升但不明显,HBSF人工湿地对磷的主要去除途径为基质的吸附及植物的摄取。5.综合无植物、有植物及强化措施的研究结果,基质顺序为炉渣、木块、砾石,湿地植物选取美人蕉混种千屈菜的HBSF人工湿地在HRT为3d情况下即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氮污染物;采取强化措施脱氮时,气水比为2、回流比为150%即可实现高效脱氮。
其他文献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提供位置服务的载体,它给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便利。政府、企业等职能部门拥有的专题信息中包含大量的地名地址数据,公众在位置
根植于和为贵的儒家文化的人民调解制度,不仅在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一枝花"的美誉。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社会矛盾纠纷在
现阶段,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逐渐深入.2011年我校推广和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的态度
西涝口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北缘,区内盆缘断裂发育,控矿构造主要为近EW向压扭性断裂和NE向滑脱构造。控矿断裂构造形成受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动力学背景制约,在
重度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DOHaD)的出现拓展了传统围生期保健的新视角,提出从生命早期进行健康
提出了一种以转矩管理策略和协调控制算法为主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算法,并利用dSPACE实时仿真的功能,对在Matlab/Simulink和Matlab/Stateflow平台上开发的前向式并联式
提出一种由三坐标测量机和视觉形貌测头组成的自由曲面非接触测量系统。利用虚拟三维靶标完成了包括水平方向不确定比例因子和主点坐标在内的摄像机各项参数的标定。对圆柱正
利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干态/水介质工况下撒砂对轮轨粘着特性的影响,分析砂粒尺寸、撒砂量对轮轨粘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态工况下加水会使轮轨粘着系数大幅下降,撒
<正>选择公文文种要遵循“因情立体”的原则。在选择和确定公文文种时,只有充分地综合考虑各种“情”的因素,所使用的公文体式才会更规范,更贴切。一、对外行文目的发文机关
针对河南省高校党员信息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况 ,开发了高校党员计算机管理系统 .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 .该软件的开发使用了集成开发工具Delphi,设计了数据录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