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景观既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依托,也是高等院校的标志。近年来,随着高校建设的发展,对校园景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植物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东北农业大学校园面积逐渐增加,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远景目标也已提出,这就需要对校园植物景观重新布局与设计以应对新的形势。针对当前高校,尤其是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本文深入开展了如下工作:1)在介绍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群落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和园林美学以及园林规划设计等基础理论和生态、文化、个性、艺术、人性以及传承等设计原则。2)本文通过拍摄四季景观对比照片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向广大师生员工征求对当前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看法及建议;对校园植物景观研究分析,得出了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绿地覆盖率低、植物景观形式单调、色彩和季相景观变化少、植物景观空间效果不佳、使用性差以及历史文化气息不浓郁等问题。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东北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建校历史和“遁园”的历史相结合,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尝试增加乡土野生草种,发挥它们在不同立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此提高绿地覆盖率;增加立体景观,融合历史文化;增加地域特色植物景观,注重景观整体性;与其他景观要素相结合创造不同空间类型:增加冬季景观等等。4)以东北农业大学校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点、轴线、面”三要素相结合的格局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形成了:(1)展现历史之点,“马家花园”景石为中心,包含周边绿地,并且富有寓意的小型花园;以“许振英雕塑”为中心,将其设计成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植物景观,来缅怀先辈们的光辉成就;(2)彰显文化之线,以明德路两侧连续绿地为依托,设计成了“大学景观”轴线,展示多彩的校园文化;(3)继往开来之面,以新主楼北侧的临街开阔地、“五谷园”等两处地点为“面”,重点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以凸显生态性、实用性,美观性,科学性和文化性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尤其是以“五谷园”为中心绿地,将学校辗转办学的历史与“遁园”历史相结合设计出了具有农业院校自身文化特色和“马家花园”历史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通过本研究为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蓝本,对地域特色的农业院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补充,彰显了地域特色的文化校园植物景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