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饭树叶黑色素形成相关的酶与底物的初步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饭树叶黑色素,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天然黑色素,在民间使用多年,安全性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乌饭树叶黑色素的成分、形成机理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并不完善,影响其进一步开发。本文针对乌饭树叶黑色素的形成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乌饭树这一传统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依据。首先,对乌饭树叶中与黑色素形成相关的成分进行了测定。接下来,对乌饭树叶黑色素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新鲜乌饭树叶中含有参与黑色素形成的酶,天然状态时活性未被激活,经水匀浆后,酶从组织中溶出,酶活性被激活,具有催化活性,能够催化乌饭树叶中的色素前体物质反应形成色素类物质,该色素类物质经加热后最终形成稳定的黑色素。接着对参与乌饭树叶黑色素形成的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确定了缓冲溶液PVPP法、20%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G-150的初步纯化工艺,纯化所得的酶活力为207.89U/mg,纯化倍数为4.07,酶活力回收率为1.2%。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测定,测得其最适温度为45oC、最适pH为6.5;金属离子研究表明:K+、Na+对酶活性基本无影响,Ca2+、Zn2+、Mg2+、Cu2+具有激活效应,Fe2+具有抑制效应;参与乌饭树叶黑色素形成的酶对单羟基酚类物质(L-酪氨酸、愈创木酚)亲和性差,对多羟基酚类物质(邻苯二酚、L-多巴、焦性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亲和性较强,其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然后,模拟乌饭树叶黑色素的形成过程,采用LC-MS方法,灭酶提取液加入参与乌饭树叶黑色素形成的酶,对反应前后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灭酶提取液加酶反应后,其中两种物质的含量明显下降,推测是黑色素形成的主要前体物质,分子量分别为354和536,鉴定其中分子量354的物质为东莨菪内酯六元糖苷。最后,使用新鲜乌饭树叶水提取液对多种食品原料进行着色实验,发现新鲜乌饭树叶黑色素对粉末状形态原料着色效果快,对高淀粉含量的物质着色效果比较好,对高蛋白含量的物质着色效果一般。
其他文献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信任是影响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以调研为基本手段,通过构建有序logistic模型探讨了C2C模式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信号的信任评
皮革制品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皮革早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所利用,其使用历史远远早于其它纺织品,是反映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实物。正因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
和谐警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引擎。新时期下,公安机关需要正确认识和谐警营文化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以培育和谐精神为先导、以健全和
<正>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成因及其发展所得税会计,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如何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聚乙二醇(PVA)-碘为修饰剂,采用水热制备了碘掺杂介孔TiO2催化剂。利用TG-DTA、FE-SEM、UV-Vis、XRD、BET、XPS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
目的了解北京市和湖北省部分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860名3~17岁、身体健康的儿童青少年。采用零食消费调查表来获取信息。结果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谁能做好选人、留人、育人、用人谁就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主动,同时也拥有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
本文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从杏果实采后病害入手,一方面通过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了引起杏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真菌;另一方面研究了杏黑斑病病原菌交孢链格孢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产业重组遭遇的风险是各色各样的国家风险。国家风险多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甚至气候有关,同时,也与母国的因素相关联。本文首先试图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指能够持续满足人群在费用上可以承担,形式上容易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包括供方提供服务和需方利用服务两方面。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